跏趺禪坐百寶香象
麟、鳳、龜、龍四獸,我國古代視為四靈,乃祥瑞之物。我久居佛國,其國人視白象為瑞獸,敬之如神。白象為何物,其狀如何?張平子(衡)的《西京賦》有這樣的記述:“怪獸陸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轔困。”謂西京的怪獸往來跳躍,大鳥步履蹣跚。白象且行且乳哺幼象,鼻子長長而低垂。佛教國家尊崇白象,相信是緣於觀世音菩薩應化普賢菩薩相,跏趺禪坐百寶香象,使令衆生,圓滿功行,得大福德。舉凡這些都是對“白象”的正面解讀。
人會變,月會圓,世上萬物無時不在變,好好的一頭瑞獸“大白象”,如今竟成了虛耗公帑而無補於事的同義詞。更奇怪的是,這頭“大白象”竟然出現在《管子》中:“明王之務,在於強本事,去無用,然後民可使富。”文章說:英明的君主,是要加強“本事”。本者,末之相對也,不能本末倒置。本事是指農事,末事是一些無關國計民生的“無用之事”,把有用之公帑用於無謂的地方,得出來的“結果”,就是“大白象”。在資源方面用錯了,則民又焉能富裕?從錢財的“大白象”,推移到人力資源,也有“大白象”的現象。所以文章說:“論賢人,用有能,而民可使治。”它的潛台詞是說:任用一些庸才、“廢柴”,而民是無法可治的。
用有能,而民可使治。其法不外十六個字:“薄稅斂,毋苛於民,待以忠愛,而民可使親。”其實 “忠愛親”三者相對的是“叛逆仇”,君王對百姓愛而親,百姓絕無逆而仇之理。文章說:“三者霸王之事也,事有本,而仁義其要也。”
《管》文說到“今工以(已)巧矣,而民不足於備用者,其悅在玩好;農以勞矣,而天下飢者,其悅在珍怪;女以巧矣,而天下寒者,其悅在文繡。”這完全是做了很多“大白象”的結果。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