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不是野草閑花
《管》文說:“民知務矣,而未知權。”權是甚麼?看字測義,權字木旁,而右上角是艸,顯然是植物。《爾雅 · 釋木》:“權,黃英。”又《爾雅 · 釋草》:“權,黃華(花)。”〈注〉:“今謂牛芸草為黃華。”依書直說,照本宣科,肯定不會錯。不過我國文字,一字多義。《管子》明顯是一部言政治國之書, 又怎會在書中談花論草?必須一言一語都要“三度以動之”。這麼說來,《管》文所說的“權”,肯定與草木無關。
權,是錘,測定物體輕重之器,最早的有戰國的秦權和楚權,以銅或鐵鑄成,即現今的砝碼。引申而為衡量輕重。《孟子 · 梁惠王》上:“權,然後知輕重。”《管》文說的“權”正是教我們做事,要權衡輕重,審時度勢。而審度者有三:“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不祥、則有水旱;地道不宜,則有饑饉;人道不順,則有禍亂。”他把這三種禍害的責任,以三字說出來:“政召之。”易言之是施政者導致的。因此,文章建議:施政者應“審時以舉事,以事動民,以民動國,以國動天下。天下動,然後功名可成也”。
天災、地禍,雖然可以通過科學的監測,人工的改造可以避免,但“不可抗力”之事依然存在,不能盡怪施政者,而人不和的人禍,則絕不能推卸責任。施政者的一言一行,務須審時度勢,權衡後果,知所進退,這不僅是施政之法,《孫子》也這麼說:“勝可知而不可為。”這是說:善用兵者,總是先創造自己不可戰勝的條件,然後等待可以戰勝敵人的機會。使不被敵人戰勝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從這一意義上說,勝利可以預見,但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千萬不可強行。《孫子》又說:“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沒有一樣不是“權衡輕重”的。
《管》文說“民必知權”,因為人民都懂得權衡天時、地利、人和的“三度”,然後舉錯(措)得;舉錯得,則民和輯(和諧團結),民和輯則功名立矣。結論是:“權不可不度也!”是說:權衡之事,不能不認眞審察。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