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剩菜的華麗轉身
美食家喜歡展示飲食癖好,越怪越鶴立雞群。三倍濃的陳年普洱、冷凍一周的麵包、放到瀕臨壞掉的海鮮刺身……就像群眾追捧村上春樹的長篇小說時,有些人不以為然地說他寫得最好的其實是散文,以彰顯自己的獨具慧眼、卓爾不群。
論打包,台灣朋友都自動自發、處之泰然。每次和台灣人吃飯,我特別欣賞他們的用餐哲學——食物配搭得宜,份量剛好,即使多點了,打包回家都是大大方方、平常不過之事。請客的長輩怕我見怪,還特意向我講解這種珍惜食物的風氣如何在台灣普及開來。席間,大家談起一個笑話,說內地有家店的廚子整天被老闆罵,客人每次都吃剩一大堆,肯定是菜做得不好。廚子千盼萬盼,就盼台灣人來,因為結帳時每個盤子都是光溜溜的!每次去吃烤鴨,我總是吃得摸着肚子扶着牆出門,台灣友人更高瞻遠矚,靜靜吩咐侍應把鴨架子打包,回家加點白蘿蔔和金華火腿熬湯,又是一鍋好菜。
打包、外帶不是台灣人的專利,但說來奇怪,台灣的小吃、主菜、涼菜、餅食、甜品、米麵,外帶回家一樣好吃,很少那種正襟危坐的嬌貴。即使在外帶盒中失掉了賞心悅目的造型擺盤,拿烘箱或大同電鍋熱一熱,似乎都能枯木逢春、起死回生。
食物一向是財富和權力的指標。盛筵的指標,過去除了是食材的質量,就是剩食的存在,像“年年有餘”的意頭那樣,總要留下一點美味一道菜。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日本、香港,經濟大好,老闆們在夜總會喝頂級XO、法國香檳,像喝水一樣隨意,重點不在於有酒量喝,而是有能力開。如今所謂精心籌備的餐會,考驗的卻是份量的拿捏是否恰到好處。
(打包的哲學 · 三)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