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1月25日
第C08版:視野
澳門虛擬圖書館

社交媒體巨獸是如何被養成的?

社交媒體巨獸是如何被養成的?

踏入二○二一年,迎接我們的不是伴隨疫苗陸續面世而帶來的歡欣與和平,而是連綿不絕的紛爭,其中一項就是“社交移民”。而在這場“移民潮”中,首當其衝的,正是全球流行程度數一數二的 Facebook 和 WhatsApp。

要回溯這“移民潮”的起源,大概要由美國總統大選開始談起:大選結果仍未塵埃落定之時,有人張貼特朗普的言論或與其有關的選舉消息,Facebook 隨即貼出“事實查核”的內容,提醒大家“真實”的選舉結果;此舉引起一眾特朗普支持者不滿,紛紛以轉到其他社交平台來宣洩。然而,事情沒有隨着大選結果被確認而遏止,事關同屬Facebook 旗下的即時通訊軟件 WhatsApp 於一月時公佈新使用條款,要求用戶在二月八日前,同意分享賬戶資料予其母公司Facebook,否則將無法再使用該軟件。此舉有如火上澆油,用戶的不滿情緒擴散,不少名人,如Tesla創辦人馬斯克及美國國安局前僱員斯諾登都呼籲改用如Signal和Telegram 等其他通訊軟件;遂令這種不滿發酵成全球現象:英國、法國、德國、瑞士、印度及香港等多地亦出現“社交移民潮”。雖然 WhatsApp 於一月中旬宣佈將有關限期延後至五月,但相信一時之間,亦難以挽回已失的民心。

不只是去留之爭

對於是次“移民潮”,我的看法不是二元的去或留,畢竟在社交媒體和通訊軟件已經高度融入生活的今天,只要有一位你重視的朋友、同事,或工作夥伴決意“留守”,你仍根本無可能全身而退,所以,最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變成“狡兔三窟”,一下子又要多兼顧幾個平台。我真正在意的,是這次“移民潮”之所以形成的原因,也就是這些社交媒體巨獸可以被我們厭棄,但要找出原因,或者我們首先要問:這一頭又一頭的社交媒體巨獸是如何被餵養而成?是的,我特別強調它們是被餵養的,而餵養者,正是你、我,以及每一位使用者。

先別急着叫冤、也不必告訴我你甚麼“壞事”也沒有做,何以會成為餵養它們的幫兇,因為事實就是:正正在於我們甚麼也沒有做,它們才可被養大成現今這模樣。前Google 設計倫理學家 Tristan Harris 曾言:“當你沒有花錢買商品,那你自己就是商品。”而在應用這些社交通訊軟件的脈絡裏,我們免費地享受其服務內容,付出的就是自己的資料——這些可以經精密運算後化作有用數據,再賣予廣告商,讓其向你推銷的資料。換言之,就在我們無形地上載內容與別人分享、開心地敲下每一隻字然後傳送、肆無忌憚地在網絡世界建立社交圈子時,你和我就已經成了被買賣的商品。免費的,從來都是最貴,因為我們付上的代價,正是自己。話已至此,相信你或已明白,我們所沒有做的,就是在“佔人便宜”時沒有好好保護自己,甚至明知故犯地令自己身陷險境。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有關這些社交通訊軟件的危險,一早已有不同程度的討論:就以Facebook為例,有關其演算法會令受眾只看到與自己意見相近的內容,造成“迴音壁”現象的探討,多不勝數;還有“劍橋風暴”一役,創辦人朱克伯格要為此事而登報道歉、親赴美國國會作證,無疑於直接承認洩密一事乃千真萬確;至於 WhatsApp 出現漏洞、黑客伺機作惡,亦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在“免費”二字當前,我們一再選擇了無視。

營利當前 沒有樂土

既然“免費”的代價如此高昂,轉向付費的工具是否就可以一勞永逸?那倒未必。

須知道,不論是通訊軟件抑或社交媒體,它們最大的吸引力不在功能,而在人群:只要你身邊有足夠多的人應用,為了保持聯繫、趕上潮流,你難免要投身其中;一旦應用的人夠多,商家那靈敏的鼻子自然會嗅到金錢的氣味,繼而將手伸到大家意想不到的角落,就如當初的 Facebook 也只是將流傳在高中學生之間的通訊錄網絡化,但二十年不到,已經成為一頭廣告比社交資訊更多的巨獸。至於 WhatsApp,創辦人最初亦寫下了“無廣告、無遊戲、無花招”的理念,但最後以天價易手後,一切理念都成了歷史。

以轉向收費工具來解決問題,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只要這些社交媒體、通訊軟件沒有脫離商業社會的背景,營利就是其一大目標,而其一切發展,本質都離不開吸引用戶和賺取利潤。所以,你不會知道今天向你收費的“優秀”工具,明天會否為了獲取更大的利潤而變得不堪入目,那到時是否又要尋找下一個更“優秀”的工具,再次移民?心態不變、共識匱乏,我們若要追求完美社交媒體或通訊軟件,恐怕只會是緣木求魚。

大環境的建構

完美的工具不存在,卻不等於我們不可以盡一己之力,令它們盡量貼近完美;而這一實踐,粗略可以分成外在與內在兩部分。

外在,是要建構一個理想的大環境。既然這些網絡工具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如此密不可分,就不得不思考如何將之約束,令其可以造福社會,而非遺禍人間。對此,有人已經提議,將公共監理(public regulation)的做法延伸至這些工具之上:現時,好些行業如建築、食品、醫學等都有安全規範,國家、國際組織也會就氣候、人權、貿易等訂立一些標準或執行指標,令不同企業在營利的同時,不能“目中無人”,反而要肩負起一部分的社會責任。這一理念放在社交媒體和通訊軟件的層面上,或許就可以體現成這些科技巨企需要將其產品設計的部分或所有內容公開,令公眾能知悉其中的邏輯和風險,加以應對和防範。

此外,政府亦須意識到網絡世界的威力,將之納入為監管的範疇,並設立如“數碼部長”之類的職位甚或相應部門,讓有能者利用其科技知識,制訂政策以平衡營利、網絡安全、言論自由等,令企業、民眾都有明確指引,違者須付上相應代價,逐步導向一個理想的大環境。當然,如何在制訂這些法例之時能令民眾有足夠信心,認同當權者沒有伺機作監控和打壓,則是另一個深奧但不能迴避的話題。只是,要令這些社交巨獸控制,以及遏制其他潛在巨獸的長成,官方不可能缺席其中。

小意識的改變

除了大環境的建構外,個人意識的改變同樣重要,而意識的改變,在於記住社交媒體和通訊軟件所呈現的世界並不是真實世界。

我們要記住,它們不是真實世界,但卻能影響真實世界,殺傷力之大,不亞於現實中的任何襲擊。假如我們沒有認真審視自己在這些工具上所留下的“數碼足跡”,無異於在網絡世界赤身露體,撇除平台或軟件將這些資料賣出以圖利外,立心不良的人更可以透過這些蛛絲馬跡,還原你的生活細節,繼而做出一些損害你利益或人身安全的事。諸如追蹤企業高層在社交平台的資料和行蹤,再以假冒電郵向其公司員工發出勒索電郵,又或是有狂熱粉絲透過偶像在社交媒體上載的自拍照片,追查出偶像住所等事件,早有發生。只要繼續在網絡世界中遊走,我們不能繼續自我陶醉,哄騙自己一切都很安全。

我們要記住,它們不是真實世界,更不能以在其上的交流代替實體世界的接觸。網絡科技的發展確實令溝通這事變得隨時、隨地,分隔異地的人得以拉近距離;但要緊記,無論科技如何先進,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溫度和質感,一次真誠的對話、一頓歡聚的晚宴,亦不是這些工具中的一個表情符號所能概括和企及。在即時通訊和社交分享以前,我們必須要有真切而實在的社交。

大概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都不可能輕易離開這些社交媒體和通訊軟件,那既然要與之共生,我們就要有更完善的環境、設施,以及更警醒的觸角和個人意識,方能真正善用這些工具,而不是被它們一直牽着鼻子走。

高 嵐

2021-01-25 高 嵐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7266.html 1 社交媒體巨獸是如何被養成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