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老把式
因戲曲聯想到民間百戲,如收錄在中學課本中清人林嗣環描寫的《口技》,今人最多只能模仿蟲鳴鳥叫,以聲敘事的精彩功夫怕已成絕響。至於各種傀儡戲、吹糖人、捏面人、糖畫等民間傳統技藝,一樣因精髓不存,僅剩皮毛,境況式微。
兒時的糖畫師傅是挑着扁擔四方遊走的,一頭是光滑的大理石台面,用於繪糖畫;一頭是繪着花鳥蟲魚的轉盤。兩個台面下的儲物格裡,放置着鍋、爐、碳、凳、糖片等賣藝的器具。
轉盤中間寫着“先錢後轉,半轉不算,壓線重轉”等字樣,杜絕淘氣的小孩不給錢卻又賊兮兮不停伸手轉那轉軸上懸杆。只因轉盤上最多的是那什麼造型都沒有的“八坨”——就是八個糖點,好說話的師傅也可以將八坨換成仙桃、蝴蝶等簡單的圖案。孩子們最喜歡也最渴望的是轉盤四個角上的龍、鳳、花籃和直升機,那是需大工夫去製作的,所以孩子們總忍不住想碰碰運氣。
繪製普通糖畫可以秒計速,而四角的糖畫因是立體構造,至少需半個鐘以上。
花籃最好看,不僅能盛物,眞誠的師傅還會在花籃已有花環的四邊,各綴上既像流蘇,又像仕女頭上步搖般的裝飾。提在手上,明明無聲卻有叮鈴咣啷之態,就像一盞富麗堂皇的小宮燈,極其玲瓏精美。
而製作一條大龍約莫需一個鐘,只因大龍全身都是一點點拼成,龍身由四個面構成蜿蜒曲折的造型,這已經極考驗工夫了。而龍頭的上顎、下顎、龍牙、鬍鬚、龍眼、龍角,都如零件一般,由片片糖畫細細拼湊,龍爪、龍尾也無遺漏,最趣致的是,龍尾是靈活的,可左搖右擺。
哪個孩子能舉着這樣一條龍,整條街的孩子都會用豔羨的目光簇擁他而行。舉龍的孩子便有着如同帝王一般的驕傲,那是轉盤上稀有的彩頭。
只是這般精彩可遇不可求,幼時只有可數的機緣目睹,再是不能忘。
古 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