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柔情
小時候最幸福的用膳畫面,是廣東鄉下的早餐。祖母算好了時間,帶着不鏽鋼小鍋,健步如飛地去縣城最好的雲吞麵店買淨雲吞回來。待我梳洗乾淨,不徐不疾坐到桌前,鍋子裡的雲吞已不燙口,像活潑的小金魚婀娜多姿,一臉温柔。和在澳門家裡,母親大人要求我假日必須早起,早餐前先跪着把木地板用布抹一遍,待遇天淵之別。
大地魚、豬骨、河蝦子和蝦米熬的清湯底,泛着數朵可愛的浮油,透薄滑嫩的雲吞皮,包裹着爽口彈牙的蝦和三七比例的肥瘦豬肉,韭黃少許,吃時灑上四五顆現切葱花。鄉下的雲吞個頭不大,不似一般廣式雲吞飽滿渾圓,又比北方餛飩豐富扎實,六歲的我隨口就吃上一打。
如果選一種食物代表鄉愁,對我而言是老火湯;讓我心之所安的,大抵就是雲吞麵。名導王家衛擅長把食物作為情感的投射,每一口吃喝都像小石頭,激起人物心底淺淺的漣漪。
王導曾以雲吞麵為例,解釋了食物在電影中何以不只是道具,更重要是幫助營造情緒:“食物不是讓觀眾去看的。通常,我們不會讓演員真的去吃影片裡的食物,但這一次它能幫助演員們創造某種情緒。舉例來說,影片中的雲吞麵,它實際的意義是作為一種藉口。張曼玉每天晚上拿着飯盒出門,這在那個年代是很常見的。這個行為是一種逃避。在我童年時,出門給母親的麻將局帶一些小吃回來,對我而言就是一種逃避。”
身邊不少朋友在電影《花樣年華》的感召下,也逐漸流行拿不鏽鋼小鍋到街角的麵店,買一次外賣就在社交媒體上打卡一次。不需要高端定製的旗袍加持,也能像女主角蘇麗珍,暗香浮動,顧盼流連;生活的希冀,非為街角的甚麼憂鬱小生,全因一碗柔情的雲吞。
卡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