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有變須調整藥劑量
無論是口服、注射型或外用藥物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須先經過肝臟代謝後再由腎臟排泄出體外。另外,也有部分藥物是通過膽汁、唾液、乳汁、汗液及淚液等排出體外;而一些具有揮發性的藥物,還可以透過呼吸系統(呼氣)排出體外。
在這些途徑中,腎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藥物排泄器官,大部分藥物或經過代謝後的產物,需經過腎臟並伴隨尿液排出體外。對於同一藥物及相同劑量,在腎功能正常者使用可能是安全的,但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則可能会引起蓄積而加重腎臟損害。腎臟功能一旦受損,就如家中洗手盆之水管淤塞,排水及排污的能力就下降,腎臟將藥物排出體外的速度便會減慢,而減慢的程度,是根據腎臟受損的情況而定。當藥物在人體內蓄積量達至一定程度,便會產生嚴重的毒性和副作用,對於一些治療濃度和中毒濃度範圍相差較小的藥物,引致增加毒性和副作用的風險更大,稍為不慎便容易對腎臟造成進一步的損害。因此,臨床醫生會先評估病人的腎功能受損程度,藥物的清除率下降了多少,而對有關藥物的劑量進行適當調整。
對於腎臟功能已減低的病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疾病時,醫生一般會遵循以下原則進行劑量的評估及調整:
一、明確診斷後,合理選擇藥物;
二、評估患者腎功能的情況而調整用藥的劑量,或延長服藥時間間隔。當藥物的血中濃度對療效或毒性和副作用影響較大時,會進行血中藥物濃度檢測並設計個體化用藥方案;
三、盡可能避免或減少使用對腎臟毒性較大的藥物,改選用無腎毒性或腎毒性較小的藥物;
四、對於肝臟功能正常者,可選用主要經由肝臟進行代謝排泄的藥物;
五、避免因合用藥物產生之交互作用而對腎臟功能帶來的進一步傷害。
最後,腎臟功能不好的病患,在用藥時須特別小心,不應隨便自行在市場上購買藥物、中成藥或保健品服用。同時在不同的醫療機構就診時亦應主動告知醫療人員有關腎功能之特別情況,以便醫生能根據實際情況處方治療藥物;藥劑師亦會對有關病患之用藥,進行核實並提出特別之告誡及叮嚀。這樣,病者才能得到既安全又具療效之保障!
趙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