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澱後 重新出發
踏入二○二一年,相信大家跟筆者的想法一樣,希望新的一年抗疫能取得成功,生活能重回正軌!新年伊始,除了對未來充滿期盼以外,為過去一年做些總結或“盤點”也是一種生活和經驗上的沉澱,或也可為新的計劃和發展注入一些能量呢!
去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大家的生活都帶來了莫大的改變。譬如說,口罩如今已成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疫情也促使大家提高清潔、衛生的意識。教育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更產生了改變。對於學生、家長和教師們來說,經歷了接近半年的“停課不停學”的教與學模式,大家都感受良多。疫情期間,學生們“史無前例”地盼望回校上課,好能與同學們談天說地,重回群體生活;家長們擔心孩子(特別是幼稚園和小學生)留家學習,沒有教師的直接指導或照顧而耽誤課業;大部分教師則忙於學習和適應網上教學,不少教師因此心力交瘁呢!
誠然,疫情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損害,然而從積極的層面去思考,疫情也提供給我們對人事物反思的機會。筆者不禁想起查理斯 · 狄更斯在《雙城記》首卷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絕望之冬;我們的前途擁有一切,我們的前途一無所有……”常言道: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經歷疫情的種種後,能總結經驗為未來作更好的預備,這才不算白上了寶貴的一課呢!
這突如其來的疫情對社會各個方面都是一種考核,教育界不能獨善其身,相反,更應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身的不足與各種挑戰!事實上,疫情的到來可以說是對社會政策和措施的一種考核,能夠幫助我們檢視觀感與現實的差距,檢視投入與成效的關係,檢視方法與做法的差異等等。舉個例子,疫情期間電子化教學大派用場,在中學和大學實施應該是沒有甚麼問題的,但是在小學,則“慘不忍睹”了,所謂的資訊科技就是使用手機的WeChat,甚至連eClass 也沒用得上呢!如果大家有留意,歷年來政府在資訊科技上的投入,諸如設備的優化,乃至近年大力支持的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
ring and Mathematics)等等,都顯示了政府在發展資訊科技上有足夠的決心,但是實際的情況又如何呢?早前,教青局委託新加坡國立教育學院國際業務院做的一項名為《澳門學校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之專項評鑑研究》①,結果顯示小學階段資訊科技的應用情況並不是很理想,以五分為滿分,其平均分為三分以下。如果從資源投入和結果來看,兩者是不成正比的,這很可能是因為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例如課程的設置不恰當,又或者現時的STEM是專注於(比賽的)路線而不是走全民普及路向,以致小學生普遍應用能力偏低等結果(詳情可以參看研事的概要)。上面只是一個較為明顯的例子而已,疫情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之處,也讓我們有機會將事情做得更好,筆者相信,只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不完善之處,改革才真正地開始呢!
註①https://portal.dsej.gov.mo/webdsejspace/internet/Inter_main_page.jsp?id=8493
黃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