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發展方向
回顧二○年,強勁的防疫力度,以及政府和央行的刺激措施,支持中國早於其他國家控制住疫情。復工復產的進度亦因此走在世界前列。前三季,內地名義GDP按年回歸正增長,反映經濟已回到疫情前水平。本欄認為基於低基數效應,今年第一季GDP內地經濟將按年進一步大幅上升18%。
今年,內地經濟仍然受到全球疫情惡化以及外部環境變化所影響。在不確定性存在下,中國表示今年將維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並保持對經濟恢復的支持力度。換言之,內地將在今年保持宏觀政策一致性、穩定性以及可持續性。本欄就二一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的任務有以下五點的體會。
第一,在中美長期對抗成為新常態下,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以及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成為最主要的兩個任務。由近期美國對中國採取的制裁措施,可見美國主要針對中國科技相關行業。因此,若中國能夠逐漸減少對外來科技產品的依賴,亦將有助緩和電子產業鏈等面臨的不確定性,從而支持區域化和 “中國加一”策略的推進。
第二,擴大內需方面,隨着脫貧戰役的勝利,焦點將放到推進共同富裕上。此次疫情帶來的全世界貧富差距拉大已經成為各國的挑戰。共同富裕或許也將為內地需求側改革注入新的增長元素。
第三,風險管理方面,疫情的爆發再次驗證了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此外,金融和互聯網行業方面的風險管理,同樣成為關注的焦點。就房地產市場而言,中央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過,樓市調控會更加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互聯網行業方面,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新的領域。中國將完善平台企業熔斷認定以及數據收集使用管理。
第四,中國全面推進改革開放並不會因外部環境變化而被打斷。中國將繼續放寬市場准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
第五,對碳達峰和碳中和重視程度加劇將會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我們認為通往綠色低碳經濟之路將是中國需求側改革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總括而言,繼二○年經濟恢復相對成功後,中國將更聚焦在經濟和科技轉型上,從而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謝棟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