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1年01月03日
第B11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海角片羽)惜時如金

惜時如金

因若干發表過的拙文在某個公眾號推出,一位小學的女同學看到,直接向編輯打聽聯絡方式,於是她和我先電郵後微信,在線上重逢交流了。茫茫人海,暌違幾十年的人,就這樣相遇了,真是神奇!

這位女同學姓劉,我和她憶及小學的班主任黃老師,聊到彼此記得名字的同學。我還有印象,三年級開學時,她從外校轉入我所在的班;但一直不明白,班上的同學都住同一里弄,而她家離得較遠,上學來回要走很長的路,花費不少時間,不知何以會轉到這所小學?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小學沒有重點與非重點之分,教學內容相同,水準也相差無幾。但明顯的是,她品學兼優,各科考試的成績數一數二,很快當了班級、學校的學生幹部。不久,經黃老師的獨特要求,全班同學早上提前半小時到校,在旁邊的弄堂排成兩行長隊,由她領着朗讀英文。課文單調枯燥,充滿政治色彩,毫無趣味可言,不過同學大都讀得很認真,也很大聲,總是引得周邊的居民駐足注目,大概覺得新奇而難得。須知,畢竟處在“文革”時期,發憤讀書尤其讀外文,並非社會風尚,談不上有多麼光榮。不論酷暑嚴冬,全班排隊露天讀英文,絕對屬於一項創舉,可算是其時小學生“好好學習”的一道奇異而可貴的風景。

有關往事的話題沒有多少,因為小學畢業後按區域升學,她進了住家附近的另一所中學,從此各自東西。因而,她逐漸存留在大家的記憶中。她說最後一次遇見我,是在英文托福的考場上,這便一下子跳到八十年代後期了。後來,她從我的一位在報社當記者的大學女同學口中,聽說我辭去教職赴美留學。

說起來才知道,參加“文革”後首次高考,她的志願原本也是復旦大學新聞系,但聽從父母的勸導,改為上海第一醫學院。她考上後,從學士、碩士讀到博士,曾赴美深造,長年在婦產科醫院(即著名的紅房子醫院)當醫生,升任婦產科主任,還兼教授、博導授課育才,多次參加國際會議發表學術報告。她未能實現當記者的夙願,但成了被媒體報道的婦科領銜專家。她在這個領域開創並探索了多個科研先河,較早將人工智能用於手術,通過年均一千五百多台手術治癒無數病患。從醫術和成就看,可說超過上世紀舉國聞名的林巧稚醫生。這絕非誇張和溢美,而是科技發展、時代進步與她本人不懈鑽研的成果。

我看到一篇報道有“惜時如金”這個詞,稱讚她在事業上分秒必爭的精神,就想起半個世紀前她在小學帶領同學晨讀的情景,深感人如其名,準確至極。她的職業生涯裡,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曾在澳門山頂醫院工作,去年又應邀到該院作講座。求醫問診的本地居民中,想必有人還記得這位來自上海的劉醫生吧。

賀越明

2021-01-03 賀越明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2773.html 1 (海角片羽)惜時如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