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火鍋趣談
昔日秋冬,上等人多食燉湯補品、佛跳牆、蛇羹等。一般市民多在街邊大牌檔,坐喺張凳仔或者踎喺度,大聲叫夥記:開個炭爐、整個大鍋(以前叫生鍋,分大中細鍋,每份有齊海產、肉類及蔬菜等),再加煲臘味煲仔飯;未幾再叫夥記:唔該加炭!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有食肆在炎夏推出火鍋,並以噱頭宣傳開晒冷氣打邊爐,令大家一年四季都可以食到火鍋。當其時經濟起飛,食火鍋大都叫龍蝦、象拔蚌等上價海鮮,再加碟“陝西馬尾牛”,上枱時賣相夠曬排場,霎時間火鍋風靡港澳。
從曾在香港美麗華集團屬下食肆任職前輩得知,陝西馬尾牛即是牦牛,一九七八年首次銷港,由集團旗下翠亨邨及景福茶寮率先售賣,繼而在雅苑、北苑野味海鮮酒家等推廣成名;牦牛之尾形狀如馬尾,故美名“馬尾牛”以增知名度。
同年加拿大商家,初次來香港推出象拔蚌,飲食業界紛紛爭相推出。翠亨邨師傅靈機一觸,將加拿大象拔蚌配陝西牦牛,紅白相輝映而大賣。其後四季火鍋流行至今仍大行其道。
澳門九十年代,有飯店在秋冬推出,以豬筒骨雞腳熬成火鍋湯底,再加其他海產佐料配火鍋,飲食江湖遂流傳澳門骨煲,深為食家受落,並在內地熱賣。最近則有川渝麻辣火鍋,更為本澳市民特別年輕人喜好。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