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記憶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便會發現有些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卻重複出現的細節,不論是文字、聲音、畫面,它們終將成為我之於這個城市的記憶。
記憶中的台北總是灰暗暗的,並非缺乏朝氣的那般沉寂,只是終年有雨的氣候不太討喜。春雨、雷陣雨、颱風雨和東北季風雨會在四季交替出現。每當看到連日來陰雨不斷,陽台上的衣服悶出一股霉味,不禁猜想“雨神”寵愛台北的程度,應達到癡迷級別。而住在這裡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門帶傘比帶錢包更重要。倘若早上是被窗外的陽光叫醒,那是普天同慶的日子,必須坐在早餐店內享用一份醒晨套餐,才不至於辜負如此幸福的時刻。台灣的早餐類型會根據不同地區的飲食喜好而有所調整。相較於中南部,台北的早餐標準搭配是鹹甜豆漿和蛋餅,還有飯糰、漢堡和吐司。除了經典不敗的組合外,店家最擅長把一個品項變出數十種創意款式,例如南瓜餅皮配麻婆豆腐、抹茶芋泥肉鬆等內餡。雖然偶爾想嘗鮮,可是我依舊鍾情於放在傳統蛋餅裡的培根、九層塔和玉米起司。
據說人類的味覺記憶可以保留四十年以上,只是其真實性仍有待驗證。不過有一種台灣獨有的人文景象“音樂垃圾車”,逢周一至周六定時定點沿着大街小巷行駛,兩首古典樂曲《給愛麗絲》與《少女的祈禱》在入夜後響徹街頭,召喚民眾出門倒垃圾。每當聽到熟悉的旋律緩緩接近住屋處,左鄰右舍就會拎着垃圾衝到巷口蓄勢待發。這是屬於一個城市的在地文化,只要親身參與過便終生難忘。
遺忘與記憶是同步進行的過程,最後帶不走又留不下來的風景該何處安放?
櫻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