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監管房產 約束涉房貸款
【路透社北京電】二○二○年歲末,中國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出台新規,對銀行業涉房貸款集中度制定指標上限,繼“三道紅線”後,再為房地產套上緊箍咒,意慾進一步馴服這頭“灰犀牛”。分析人士指出,在中國經濟雙迴圈發展的當下,此舉體現了決策層引導資金脫虛向實的決心,是在金融端繼續落實“房住不炒”。
新規設五種組合上限
此次新規對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分別設定五種組合的上限,對不同“超限”幅度的金融機構,設置差異化的過渡期,設置額度比例與二○二○年情況基本符合。分析人士認為,對金融機構的影響應該是漸進的,規模較小的銀行或面臨一定程度的業務調整壓力。
中國央行、銀保監會聯合發佈的《關於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檔設置房地產貸款餘額佔比和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比兩個上限,對超過上限的機構設置過渡期,並建立區域差別化調節機制。
“目前,我國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房地產貸款餘額(含個人住房貸款)佔各項貸款餘額的比重在29%左右,但部分銀行機構佔比過高、遠超出平均水準。”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說。為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特別是加大對製造業、科技創新、綠色金融、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不僅及時也非常必要。
建貸款集中管理制度
“雙迴圈的關鍵之一是控制房地產融資,把資金引入高端製造業。”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表示,要把經濟的總盤子做大,關鍵要抓住“投資”和“效率”這兩個牛鼻子;在需求側疏導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引導資金投向可以打通瓶頸的中高端製造業和為其服務的第三產業。
“建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體現對於金融和房地產兩個市場防風險、穩市場的考慮。”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夏丹表示,對房地產市場而言,強化房地產金融監管,是堅持“房住不炒”的一個環節;對金融市場而言,防止樓市風險向金融領域傳導,有利金融系統的穩健發展。
她指出,該制度充分體現差異化處置。因類設限,對於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分別設定五種組合的上限;因地制宜,各地對於不同的區域,允許給予差異化的集中度管理要求;因幅度過渡調整,對不同“超限”幅度的金融機構,設置差異化的過渡期,調整壓力大的還可延長過渡期,確保平穩連續性、防止用力過猛。總體而言對金融機構的影響是“漸進的”。
短期市場不會有影響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許小樂認為,央行這樣的方案對短期市場不會造成大影響,設置額度比例與去年情況基本符合,且根據年末銀行的實際情況設定了過渡期。截至去年第三季末,商業性房地產貸款餘額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中佔28.8%,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在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中佔19.8%,平均水準低於管理目標限制。
從實際經驗上看,大中型銀行是房地產貸款主力。目前設定的管理比例要求基本符合去年的情況,意味着今年市場投放的額度總量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可能大中小銀行之間的結構會發生一定變化。
貝殼研究院指出,以往“小銀行”通過更“靈活”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拓展該部分業務的空間將受限制,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資格等方面的管理將更嚴格。
“也別過度擔心地產貸款新政,額度富餘的銀行可以接過去。”一股份行分析師表示,現在是少部分銀行超標,大部分銀行達標,客戶換個銀行融資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