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與未來
距離《我和我的家鄉》的上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再度回想這部電影,依然很感動,難以忘記當中的片段。像這種彰顯主旋律的片子非常難拍,要不拍成僵硬的政治頌歌,要不極度的誇張令人不適,抑或非常官方,難以引起共鳴,其實去年《我和我的祖國》七個單元劇已經試驗出一種成功的模式——從平凡人的角度切入,國家每個重要節點的大事固然同政府領導人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是每一個身在其中的普通人。
正所謂每一件大事,就像開國大典、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發射、中國女排奪冠、香港回歸、北京舉辦奧運會、神舟十一號發射等這些重要的時刻,哪個背後不是有數以萬計的人默默支持呢?《我和我的家鄉》的拍攝更為地道,切實運用小人物的視角、貼近普通人的生活情節以及方言的運用等淡化政治宣教的意味,更像是娓娓分享生活趣事。尤其是葛優、黃渤、王寶強、徐崢、鄧超、沈騰、馬麗等一堆優秀的喜劇演員的加入,好笑又好看,現場一片歡聲笑語。
更加巧妙地是,淚點也是一抓一大把,往往就藏在笑點的背後。這就與講述的主題有關。先談談內地農村的這個背景,關於農村,可能就會聯想到樸實面貌的村民,隨地可見的雞鵝牛屎,別開生面的廁所,職業選擇、經濟收入明顯比不上發達城市,尤其這幾十年,農民出逃村鎮,去城鎮打工,做着低等的苦力活,又被叫做“農民工”,尊嚴?歸屬?全都無。更加要命的是,農村的教育資源很緊缺,考不出大山就意味着要重複長輩們的耕田路或民工路,就算考出大山,年輕人更加不願意回到鄉鎮,成為新興的鄉愁,一年回鄉兩三次,回不去的只能空對月亮掛念年邁的父母或爺爺嫲嫲,農村的空心化現象愈發明顯,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思鄉愁苦。
但這部電影把“愁”變作“喜”,是排除笑點以外的喜,其一展露了內地廣袤農村不一樣的風景,還帶出現代鄉村的新面貌與展望。《北京好人》、《天下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這五個單元各有特色,當中有想當專車司機的保安、窩在鄉村的無名發明家、長期支教的鄉村教師、回鄉投資的企業家、下鄉當村官的藝術家,每一個選角都極具代表性,是某一群人的縮影。比方說“最後一課”中的鄉村教師,每年都有大批年輕教師投身其中,跑到極為偏遠的農村去支教,那裡沒有像城市那樣寬敞明亮的課室,沒有便利快捷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甚至可能還要同時教好幾個科目,倘若無一顆炙熱的心,哪能日復一日地堅持?
以往的遊子在鄉愁與未來之間左右為難,但隨着內地政策的傾斜以及大城市的逆襲之路愈發艱難,選擇回鄉反而不是一件羞恥的事,鄉村也擁有了自己的未來,例如通過網絡電商平台銷售賣貨、開發景點打造旅遊項目、開辦農家樂或旅舍等等渠道都能讓人看到鄉村廣大的發展可能。而這部電影正是從不同鄉村的主角展現了國家在扶貧這一塊的努力,其實是主旋律片子中相當不錯的影片,相信也可以為澳門拍攝宏大題材的電影提供一些思路,如何從小人物的角度切入,還原一個有哭有笑,貼近生活的好故事,把我們自己的“澳門故事”講好,講動聽,讓更多人更為全面地認識澳門。
橘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