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31日
第C08版:演藝
澳門虛擬圖書館

搞節這件事

搞節這件事

——由藝穗談起

在眾多節慶節目停辦之下,澳門城市藝穗節能於一月如期開展,算是異數。可能由於每個演出的觀眾量不大,聚眾較易處理,而且不少是環境劇場式的演出,空間上不會太封閉。藝穗節已到了第二十屆,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面貌:一九九九年由當時的澳門市政廳首辦時,以充滿創意的環境劇場著稱,政府的工作人員作策展人,前進了一段時間,成就了多個現在聽起來如都市傳說的瘋狂節目;第二個時期,是數年後以投標形式,招人承辦,試了兩年,又進入第三個時期,把策展人這個重要的藝術任務,交給了澳門七個藝團;第四個時期是政府部門功能重新整合,轉戰到文化局,由策劃澳門藝術節的部門主理。前後兩個主辦機構特長不同,藝穗節亦起了變化,澳門市政廳(即後來的民政總署)管理着絕大部分的公共空間和社區設施,場地應用更為得心應手,有不少獨特的演出是在街市、人工湖、防空洞等地方進行;文化局轄下的藝穗節在場地應用上比較小心翼翼 ,運作上採取了公開徵集節目的方法,在接手後做了幾件頗有意思的事:每年推選一個節目參加來年的藝術節、集中在國際平台上的交往、支持策展人在藝穗節中製作節中節等。這些變化仍是令人欣喜的,雖然少了當年藝穗節的瘋狂,但在構思和細節上,多了前瞻性。

“搞節”是件很有趣的事,很多藝術節慶看起來差不多板斧,但只要把定位稍改,生出來的效果可以令人瞪目。筆者有幸在公在私上,曾參與過不少的藝術節慶,有朋友問我哪個印象最深?像英國愛丁堡、法國阿維儂、澳洲阿德萊德等的大型藝穗節,當然各有特色,而且觀賞藝術節目又兼具遊客樂趣,當然好玩。不過說到印象深,反而是在廿年前參演葡萄牙的Almada Arts Festival(阿爾馬達藝術節),令我有更深的體會和想法。

相對歐洲多個世界知名的藝術節,Almada名氣不大,雖然常常高朋滿座,觀眾並非遊客,而是當地社區民眾,她的社區化、親民、氣氛、無距離感,令我這生於小城的人,找到共通的脈絡。

Almada是葡萄牙沿着太加斯河(Tagus River)而建的中型城市,面積大約等於兩個半澳門,人口只有十七萬。到埗時,七月的陽光和熱情的人員把我們安頓到一幢宿舍大廈中,派給我們一疊“糧票”和一張小餐館名單,憑票便可到贊助藝術節的小餐館中,享用基本一餐。這大大減輕了藝術節支付藝術家膳食的經費負擔,同時,餐館不用支付大筆金錢,已能為文化藝術發展盡一分力,又有宣傳作用,建立起以物易物的親密關係。我們選了個街坊味濃的小餐館,飽吃一餐後,便去到藝術節的核心演出“場館”——一所大型的學校。對!不是甚麼金碧輝煌的藝術中心,而是一間外型樸實的中學。那時是暑假,兩個籃球場改成了飲食休閒區,足球場變成巨型的演出廣場,多個課室封上黑布成了黑盒劇場、小學生的遊樂場化身為兒童劇的戶外演區,一個半露天用來做全校聚會的大看台,變成了大型的演出舞台。還有不同的角落搖身一變成為展覽場地。

陽光曬在地上,樹影婆娑,大西洋的風吹起藝術的夢,未演出,已醉人(也可能是因為已喝了半支紅酒)。(上)

尼修斯

2020-12-31 尼修斯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2237.html 1 搞節這件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