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兒無種賊無師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要是用粵俚說,“乞兒無種賊無師”,這句話最為貼近。事實上,無論你是大官還是大賊;是億萬富豪或是討飯的乞丐,都沒有遺傳基因或承襲的權利。如清季山東人的武訓,少時乞食鄉里,人呼為“武七”。幼失怙恃,每隨入學兒童以問字,群兒爭相侮辱,於是立志廣立義學,以行乞織麻所得,購地於柳林莊,營建義塾,延師課徒,師生有偷惰的,輒長跪不起,多為感憤。繼又設塾於堂邑、館陶、高唐、臨清等處,人稱之為“武善人”。又如《千字文》說的“磻溪伊尹,佐時阿衡”和“說感武丁”。伊尹原是湯妻陪嫁奴隸,後佐湯伐夏桀,被轉為阿衡(宰相);而傅說是一名勞改犯。築於傅巖之野,武丁訪得,舉以為相,出現殷中興局面。舉凡這些成功人士,並非將相的後代,只要有眞材實學,不論其門第、出身。
《管子 · 立政》這一章,指定按照爵位的高低,而穿着與職位相稱的衣服,根據俸祿的多寡而定所用物品。總之飮食、衣着、器用、宮室有一定的限制,不但如此,奴僕與牲口有一定的數量,交通的草船的使用,也與官位等級分得非常清楚。至於死後的殮葬儀式、棺槨和墓地,也要依章依法。所謂:“天子服文有章,而夫人不敢以燕饗廟,將軍大夫以朝,官吏以命,士止於帶緣。散民不敢服雜采,百工商賈不得服長鬈貂,刑餘戮民不敢服絲,不敢蓄連乘車。”說明平民不能穿彩色衣服,工匠與商賈不能穿有鬈毛的皮裘,受過刑罰的人不能穿絲料衣服,不准有私家車,更不准乘車。
這些措施,很明顯把人分類起來,形成一種嚴重的階級分歧,無疑在人民頭上刺上標籤。你是高官,永遠是高官,你是奴隸,永遠有奴隸的標籤在額上,再沒有乞丐可以變為善人,休說“伊尹佐時阿衡”、“說感武丁”這些“奇事”窒礙了發掘人才,國家的“前途似咁”。讀《管》至此,我不得不再借孔子之名曰:“聖人小之”。
以上這些,稱之為“服制”。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