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的”澳門戲劇
近年跟很多年輕劇場人談澳門劇場發展時,他們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澳門的業餘戲劇最不解的,大多是“資源怎麼來”?
在那個時代,沒有職業劇團、沒有多少人知道澳門有自己的戲劇演出,場地缺乏,政府資助還沒系統化。人們要辦演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是口號而是必須的,政府、學校願意借給你幾天場地就已經好好了,而那時一齣戲的製作成本,也比現時低得多。一九九九年年底,澳門戲劇社邀請內地著名導演王曉鷹來澳執導新版《雷雨》,王導演寫了一篇題為〈“愛美的”澳門戲劇〉的文章,他認為澳門的戲劇“屬於早在三、四十年代一些中國文人所曾倡導的所謂‘愛美的’戲劇”。在他一個多月留澳排練的日子中,“從那些業餘演員身上感悟到了‘愛美的’精神”。文中他簡略地解釋了“愛美的”源自英文Amateur,即“非職業化”的意思。
事實上,由汪仲賢、陳大悲等人提倡的“愛美的”戲劇,最初的確是一種“非職業化”的形態,只是王導演沒詳細說明的是,“愛美劇”是因為抵抗逐漸走向商業化、庸俗化,曾經象徵進步、文明的“文明戲”而誕生的。在這個前提上,當時澳門業餘戲劇的成因就跟“愛美劇”存在着某程度的差異。那時澳門還沒有職業劇團,業餘戲劇純粹由於一份單純的“愛好”而存在,就像有些人喜歡在上班以外的時間,去打麻將、做運動、閱讀一樣,有些喜歡戲劇的人,在下班、下課後走在一起“玩戲劇”。但王導演也沒有說錯,因為這樣一種強調集體力量、思想性、社會性的文化活動,同時也是功利化、消費至上的當代社會中的另類出口,它一方面繼承了三、四十年代抗戰時期戲劇的教化傳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澳門經濟、社會發展漸趨穩定下,人們開始有餘暇透過參與戲劇活動,滿足其精神生活。
(短劇匯演二○二○ · 一)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