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27日
第B10版:閱讀時間
澳門虛擬圖書館

從年長婦女的口述故事看一個年代

《呢喃》 作 者:羅婉儀 出 版 社:kubrick 出版日期:2020年

從年長婦女的口述故事看一個年代

從拿上手開始就意識到這本《呢喃》製作上的深思熟慮,當中從外觀到內頁、從文字到圖像、從設計到內容,各種細節都被考慮到了,處理得相當有質感。看到作者籌備經年、如此用心去做一本紙本書已經夠感動了,更何況這次內容以幾位年長澳門女性為口述歷史的研究對象,格外能引起共鳴。

香港作者羅婉儀的創作,以鉛筆繪畫和視覺人類學為核心,曾參與香港年長婦女口述歷史的訪問與撰寫。《呢喃》的前言先介紹研究“女書”(一種專門由女性使用的文字,起源於湖南省南部永州的江永縣)給她的許多啟發,繼而為讀者爬梳“口述歷史”的發展脈絡,如何從大歷史轉向小歷史、從菁英轉向普羅,以及成為女性主義歷史書寫的一個重要工具和途徑,透過口述形式,以女性自己的話語和表現方式來呈現自己的故事,讓她的主體性得以凸顯,呈現自我,建立尊嚴。她以七位澳門年長婦女的口述故事為主體,並穿插自己回憶媽媽的小故事,針對這些家庭背景與教育程度各不相同的年長婦女,刻意保留她們口語化的遣詞用字、敘事形式——有時仔細無遺、絮絮不休;有時囉囉嗦嗦、吞吐重複;有時語言不清、矛盾善忘,總之往往迂迴跳躍、天馬行空。對長期習慣所謂說話要有條理的人來說,無疑有一定閱讀困難,但作者不忘提醒讀者,在歷史文化上,女性長期被男期壓制而少有發言機會,女性為了爭取發言權,往往必須學習男性主導的語言表達方式,很難有機會讓她們感覺自由的語言和形式來陳述、書寫。這無疑讓我在閱讀這些訪談時,多了一層省思。

不過相對她們的說話方式,她們說話的內容才引人入勝。歷史之於她們,不是澳門的政經大事,更多的是柴米油鹽的小故事,而且有時候可以充滿可能和創造力。而正是這些尋常瑣碎的小日子,貼地反映着那個時代的社會面貌,意外地顯得有力量。一如作者所說的:個人就是政治、日常就是歷史;在共同或集體記憶底下,每個人都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或演繹。說故事和聽故事的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聽故事和說故事的都是一種藝術形式、一項承傳的藝術。我們知道,傳統不是過去式、傳統是屬於現在的——因為生活經驗可以傳遞,因為有說故事的人。或許沒有一個說故事的人可以描畫地圖的整全,但她們的每一塊碎片,都在成全一張地圖。

《呢喃》結合濃厚藝術色彩與豐富口述歷史內容,個人認為是近年書寫澳門最美麗的一本書。

子 嬰

2020-12-27 子 嬰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91315.html 1 從年長婦女的口述故事看一個年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