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萬畝地 年產千二萬噸
灣區菜籃子供港澳優質食材
澳門市場上,逾九成鮮活產品靠內地供應,澳門人餐桌上的菜,來自全國各地。近日在廣州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高品質發展論壇透露,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種植面積達七百四十萬畝,年產能達到一千二百萬噸,產業規模巨大。
本報記者 方春城 報道
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業高品質發展論壇近日在廣州舉行,粵港澳三地農業相關部門代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代表、蔬菜產業流通相關企業負責人匯聚一堂,共探大灣區“菜籃子”高品質發展。
品種多樣供應穩定
近年來,隨着赴澳旅客數量不斷刷新,澳門市場對鮮活產品的需求節節攀升。珠海供港澳蔬菜加工配送中心、供港澳水產品加工配送中心、供港澳水果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今年九月正式啟用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珠海配送分中心,成為供澳門最主要“菜園子”。
根據資料顯示,今年一至十一月,珠海供澳農產品達四千七百二十四車次,四十多個新鮮蔬菜品種;肉類則有冰鮮雞、活豬牛、海產品等。今年五月廿五日至十二月十六日,珠海斗門供澳活豬達一千一百五十六批、三萬八千一百四十六頭。澳門人餐桌上有來自全國十幾個省、自治區種養殖基地的新鮮蔬菜。
縮短基地市場距離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平台的打造,有助在源頭上加強監管,保障供澳門菜籃子品質安全。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蔬菜辦主任陳首鋼指出,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實施是助力香港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內地提供大量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增強居民獲得感。
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極大縮短基地與市場之間距離。大灣區“菜籃子”建設以一個標準(供港)供給市場,一個平台進行農產品流通,一個體系對品質安全進行監管。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工程已在全國範圍內認定生產基地九百六十二個、產品加工企業九十三家。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建設工程主要把精力放在品質安全方面,除新技術推廣,也注重標準化生產,制訂各個作物種植規程標準,結合產品安全體系建設,編製粵港澳大灣區蔬菜產品名錄,進一步提升農產品品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