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舞蹈還給你——在澳門開出共生之花
人人皆可舞。聽起來,簡單;要實踐,艱難。
本地藝團石頭公社,將於一月參與澳門城市藝穗節,以節中節形式推出《Todos Fest!》,一連串的演出、工作坊和討論會,深究身體的自主性。
共生舞:覺察、即興、包容
節目其中一環是共生舞,石頭公社邀請到香港資深共融舞蹈工作坊導師袁堅樑(丸仔),帶領一眾本地身心障礙人士起舞,以“覺察”、“即興”和“包容”為起點,去實踐“舞動所能”(DanceAbility),打開身體的可能性,跳出一支屬於自己的舞。實行以其人之“能”,還“舞蹈”於其人之身。
舞蹈,總讓人想起健美的身體、腳上體現艱辛鍛煉的傷痕、精準的舞步或陣營等等,它好像屬於每位專業舞者的鍛煉成果和認同。共生舞,以“舞動所能”為基礎,讓每一個人在共融的環境下,發掘和施展自己的本能,作出個人風格淋漓的舞步,丸仔分享:“共生舞讓參加者常在當中,無論你做甚麼,你都在當下;無論你在甚麼樣的狀態,你都被包容在當中。”
共生舞蹈工作坊的參加者,一開始都難以突破自己心理上的“安全區”,丸仔傾向以“溶冰”的方法,讓參加者觀察如何參與工作坊,及花時間與環境和其他人建立關係。他曾經帶領一些自閉症人士參與共生舞蹈工作坊,自閉症人士在生活上一般都形成許多習慣,要讓他們與陌生人一起參與工作坊,是有難度的。首兩天,他們都坐在一旁安靜觀察,身旁的人都認為他們不會參與,但在第三、四天,他們卻主動參與工作坊,試着以自己的能力,做出不同的肢體動作。“一開始必須花時間讓他們覺察一切,每個人需要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我們必須給予他們包容和時間。”
即興,是“舞動所能”和共生舞的實踐骨幹。“即興,給人一種隨心的感覺。當然,最後的成果是有這個成份。我作為導師,帶領工作坊的時候,不是要去‘傳授’舞步,而是透過一系列的舞譜(SCORE)去引導參加者,他們嘗試、思考,選擇是否跟隨,然後跳出自己獨特的舞步。”對參加者及丸仔,最後的舞步往往帶有驚喜和美感,因為參加者不是去鍛煉一系列已預設的舞步,而是按照自身能力去回應音樂和舞譜,或與其他參加者的互動而舞。
共生舞跳脫於“舞動所能”,不同在於丸仔作了輕微的調度,例如在身體上的接觸,由於東西方文化不同,共生舞更容許參加者選擇不用觸碰身體來互動。丸仔更套用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式去演繹“舞動所能”中的感知(Sensation)、關係(Relation)、時間(Time)、設計(Design) 的“即興原理”。
推動共生舞:播種、灌溉、開花
丸仔於一九九八年開始修習“接觸即興舞蹈”,二○○五年首遇“舞動所能”舞蹈方法,並於二○一二年赴南美哥倫比亞隨美國舞蹈家Alito Alessi修畢“舞動所能教師證書”課程,乃亞洲首位華人“舞動所能認證教師”。隨後兩度跟隨Nancy Stark Smith修習The Underscore(潛動譜),曾到北京、廣州、石家莊等地帶領共生舞工作坊,亦曾為廣州“共生不錯舞團”擔任藝術總監。說到廣州,丸仔可謂看到共生舞在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與石頭結緣
丸仔曾來澳門,替一直致力透過肢體工作坊來為社區服務的石頭公社進行共生舞的培訓,從而推動共生舞。石頭公社團長、本地資深特殊藝術教育工作者及《Todos Fest!》策展人莫倩婷,分享那次的培訓令團員着迷:“我相信共生舞蹈能夠服務社區,不僅讓參與的人透過舞蹈和其他人共融生存和生活,他們亦能透過藝術的轉化,從而得到表達的機會,亦是他們與社會共生重要的一環。”
今次丸仔夥拍石頭公社,將於一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舉辦五天的《共生舞蹈》工作坊,盼望播下種子及灌溉,讓共生舞在澳門落地生根。工作坊的參加者將於一月三十及三十一日,於澳門文化中心藝術廣場演出《共生之花》,免費入場。另外,丸仔亦於一月二十四日,連同莫倩婷、本澳特殊社區工作者、澳門註冊心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於“藝術無疆界——弱勢在社區的藝術發展”專題討論會分享其工作和教學感受和經驗。節目詳情可瀏覽www.facebook.com/todoscomuna。
妮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