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澳門──文旅產業助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一、前 言
澳門是一個外向型發展並依賴博彩旅遊為主的微型經濟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旅遊業及外地遊客嚴重下跌,酒店、導遊、航空等萎靡不振。二○二○年上半年因應疫情防控期間,新興的網絡直播、短視頻、雲看展、雲旅遊等文化和旅遊線上服務等,以數字內容為核心的數字文旅產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二○○三年的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帶來的是電子商務起飛,相信二○一九新冠病毒將帶來數字文旅的騰飛。為思考疫後澳門的發展,為此,澳門愛國教育青年協會博士智庫委員會與澳門中華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組織課題組,成員包括黃家倫、簡浩賢、鄧偉強、容甄甄、徐其蓓、戴顯揚、梁琦惠、曹鵬、洪盈盈、陳如欣,務求拋磚引玉,為特區政府出謀獻策。課題組一致建議澳門特區政府通過多種舉措進一步採取措施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為核心、拉動現有綜合旅遊資源配合的多元發展計劃。
二、傳統業態受疫情影響陷入停擺
從客源結構看,內地、香港和台灣地區仍位居澳門客源地前三,其中內地客源約佔三分之二。新冠疫情爆發後,特區政府自疫情伊始就調集一切力量,陸續推出有效舉措嚴控疫情,嚴控入境與檢疫、取消公眾集會與娛樂活動、暫停文化場館和娛樂場所、延後開學或復工,“飽和式”應對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市民安全健康。與此同時,由於入境被阻斷,加之中央一再強調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以至於文旅業“一挫再挫”、甚至“一度休克”,許多文旅企業遭遇“生死挑戰”,傳統文化旅遊經濟活動陷入全面停滯,但也加速孕育數字文旅新業態。
三、數字文旅的內涵、特徵與現狀。
數字文旅是以線上博物館、虛擬景區、線上旅遊等為代表的、採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的文化旅遊新業態。較傳統文旅業態而言,它具有更廣泛的分享、更高效的交互、更有質感的體驗和更便捷的接入等特徵。疫情為數字文旅全面起飛創造了重要契機,激發了業態融合新潛能,釋放了消費的新需求。
目前,內地一些城市意識到疫情為文旅業態和產業鏈的調整提升創造了窗口期,是文旅企業擁抱數位化的好時機,紛紛啟動對數字文旅的積極探索。澳門也應積極借鑑各個城市的經驗基礎上,根據本地特色,抓住時代機遇,從政府全面扶持、企業創新變革、遊客啟動消費三方面全面推進本地數字文旅業態發展,將澳門建設為世界範圍領先的數字文旅領軍城市。
四、數字文旅的政治、社會功能。
數字文旅除了拉動經濟增長、推進適度多元化的經濟功能外,還具有推動愛國教育、促進文化交流、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政治、社會功能。同時,數字文旅有助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合作,有效落實特區政府的施政工作,一方面充分善用橫琴推動影視產業和相關文化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打造澳門與珠海之間“一河兩岸”休閒旅遊區。
五、重點舉措
(一)打造澳門數字紅色旅遊基地
紅色旅遊是文旅產業的重要分支,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內地政府、企業有限採購專案。當前,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相繼成熟,航拍、移動拍攝、VR沉浸體驗等全新玩法逐漸得到推廣,在澳門打造以澳門紅色名人為核心品牌的數字紅色旅遊基地的時機已經成熟。
通過發展數字文旅盤活他們的精神遺產,不僅能夠凝聚華人,可借此機遇找到政治最大公約數,一起為民族振興而攜手合作,具有重大統戰意義。
打造澳門數字紅色旅遊基地,用科技營造良好的紅色旅遊視覺體驗和互動體驗,有助於發揮澳門以孫中山為核心品牌的紅色旅遊的使命和內涵,提升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教育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將澳門建造為高質量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打造經典紅色旅遊品牌。
另外,鑑於當前紅色旅遊正在尋求利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傳播管道、體驗方式突破,澳門亦可每年舉辦“紅色旅遊plus數字文旅”主題論壇,利用自身國際化優勢幫助內地紅色旅遊中需求方、投資方、製作生產方的交流與合作,探討如何完善價值鏈、產業鏈和供需關係,進而更好地展示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經典、傳播中國聲音。
(二)傾斜政策將國際會議和政治會議移師澳門舉行
澳門具有小巧精緻、開放包容的休閒氣質,澳門的文化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也有豐富多樣的旅遊休閒資源,澳門不僅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以至拉丁美洲相互往來的橋樑與通道,還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多元文化薈萃的舞台。為更好地善用澳門“一國兩制”的優勢,建議將“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世界中國學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等移師澳門舉行,推動全國性協會如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等在澳門舉行會議,並在澳門設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葡語國家分會場,或在澳門舉行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會議。
(三)文化旅遊體育結合,協同發展以助施政所需。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其參選政綱中,提出特區政府將會推行機構改革。政府宣佈教育暨青年局和高等教育局合併、文化產業基金將併入文化局,這是對澳門特區政府為未來充分發揮和利用好資源的新措施。澳門有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使命,“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除了各自發展外,更應起到互助互補作用,發展文化旅遊也是大勢所趨的方向,發展方向必須有政府和政策配合,待行政架構重組一段適合的時間後,澳門可以參考國家的大部制改革,把文化、旅遊、體育部門結合,按實際需要整合為司級,恰好正是配合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南北對應的重要體現,也是對於國家全面實施國家文化旅遊發展策略,提升文化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推動文化產業生態發展起着重大意義。
另外,為落實行政長官對文化事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發展的施政考慮,建議整合資源創建類似內地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澳門特區政府作為出資方之一,與業界聯合發起和組建澳門文旅產業投資基金,以利於日後以政策和資源引導和統籌文旅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融合發展,發揮澳門對外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
(四)推出針對文旅的實施性強及保障實體就業的措施
在規劃發展“夜市經濟圈”、提振經濟促進強消費方面,建議利用好本澳本土的特色,如十月初五街“康公夜市”這種具有“地攤經濟”特色的實體場景。大部分商舖在晚上生意一般較少,夜市可釋放居民晚上的消費能力。除了利用好美食外,更可以利用夜間文化藝術。各區可以設計不同主題的夜市、文藝綜合點。一方面疫情後更好分開目標市場,以達分流一下人群和避免太強的惡性競爭。
在促進琴澳綜合遊,拉動旅遊新景點新市場方面,在旅遊推廣上不僅只着重對外,可考慮投放更多資源刺激內需,待疫情穩定受控,除向本地市民推出澳門一日遊,也可推琴澳一天遊等,讓他們了解澳門文化內涵,結合新舊兼備的旅遊路線,將澳門的歷史底蘊深植民心,繼而將澳門人打造成旅遊宣傳者,講好澳門故事。
在助力旅遊從業人員就業,協助導遊提升其自身轉型方面,主要建議如下:第一,娛樂場穿梭巴士增配導遊,一車一導,專門為乘客往返途中介紹澳門旅遊資訊。第二,建議旅遊局各口岸中心增聘導遊,於旅遊諮詢中心服務。第三,建議政府統一在疫情過後安排現有的澳門導遊參加橫琴專用導遊證培訓活動,並給予相應的同等現金補助。第四,建議勞工事務局向各大博企及本澳或橫琴大企業商議,舉辦大型導遊轉職招聘會。第五,在旅遊業界就業上,一些工種導遊、旅遊巴士司機、旅遊景點講解員等經過適當的培訓可以更好促進本地就業機會。培訓方面建議加強本地歷史、澳門中葡文化、琴澳自然環境和區域地理等相關知識,更好地配合新旅遊需求。
在利用5G新技術發展,發展本地跨境電商平台方面,建議政府可以協同業界社團推動,讓本地和外地消費者能更便利並能享受購物樂趣。擴大吸引旅客和消費者可於多間不同小店消費。共同促進不同形式的經濟增長。
(五)探討政府扶持舉措與發展方向
在政策扶持方面,第一是建議澳門政府聯合強大的博彩機構,參考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線上影視、線上數字資源、網絡遊戲等數字文化產業的開發模式,積極搭建合作平台,鼓勵由平台型互聯網企業與博彩機構、文博機構、旅遊景區合作,整合打造市場化的數字文旅消費平台。第二,建議澳門特區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對數字文旅企業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支持。特別是要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對鼓勵科技企業加速與文旅融合,研發創新數字文旅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探索新的數字文旅產品和服務的開發。第三,建議澳門政府將紅色革命家精神遺產建設為數字文旅示範區。該示範區以5G、大數據、互聯網等資訊技術為依託,實現文化、旅遊、科技在各領域深度融合。通過發揮示範區的標杆作用,構建全新的數字文旅體驗和產業佈局,推動文化旅遊與數字經濟走向全面融合,把數字文旅真正打造成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引擎。
在發展方向方面,特區政府在指導開發數字文旅新業態時,要注重科學的發展方向及選擇合適的經營發展模式。利用遺產旅遊、科技旅遊、民俗旅遊、旅遊演藝等強調體驗的旅遊結合與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適合進行文化創意數字旅遊二次開發;歷史景點與紅色旅遊適合綜合數位化。其次,要把數字文旅與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澳門政府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5G、AI、4K/8K超高清、大數據、區塊鏈、數字建模等關鍵技術攻關,實現景區和文化場館的高清晰、高體驗、高互動的數位化遊覽。最後,在推動數字文旅過程中,建議澳門政府要借助各類企業和社團引導線上用戶轉化為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的實地遊覽、線下消費,將用戶、資訊和消費在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之間充分互動交融,實現遊前線上虛擬體驗、遊中現場沉浸體驗、遊後數字回味體驗的全體驗流程。
六、結 語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賦予澳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發展定位,作為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一直是以旅遊為核心的外向微型經濟體,這次因應疫情對澳門的總體旅遊打擊是非常嚴峻的。利用好新時代數字文化的新機遇,結合好澳門本地的旅遊特色,綜觀實際操作上的有力措施顯得十分重要。澳門要打贏這場新時代的公共衛生戰爭,必須加快重新啟動好旅遊休閒的新動態、重建澳門“一中心”的關鍵定位、下一步方可更好地以澳門之長、國家所需服務好大灣區深進融合的工作之內,特別是橫琴這篇大文章。
澳門愛國教育青年協會博士智庫委員會
澳門中華文化藝術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