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失敗經歷訴說幸福人生
史考特 · 蓋洛威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的教授,負責MBA品牌策略與數位行銷課程,也是位連續創業家,成立過九間公司,出版過暢銷書《四騎士主宰的未來》。以人類學、心理學和人類行為學來分析美國四大科技巨頭Amazon、Apple、Facebook、Google如何左右全世界,其輕鬆的筆調與獨到見解令人印象深刻。本書是他的第二部著作,這次,教授跟讀者探討成功與幸福這兩個主題,以聊天口吻一五一十地說起自己的人生,分享幸福人生的公式。
作者說,他最常收到學生的問題是“如何在人生獲得幸福和成功?”,於是,他利用“幸福的代數”這堂最受歡迎的演講回答大家的提問。本書正是那堂演講的精華濃縮版,內容涵蓋致富之道、工作與家庭、人際關係與愛、健康和死亡等人生各面向。
書裡開首,他道出自己一路走來的慘敗經驗:年輕時差點進不了大學,其後以極差成績延畢;屢次創業都失敗,更數度出現公司破產;三十多歲經歷婚姻失敗,再重返校園擔任導師,然後跌跌撞撞走到今天。他曾歷經許多挫折,卻因這些遭遇,令他找到幸福之道,再婚並育有兩個兒子,成了受歡迎的商學院教授兼暢銷作家。
對於幸福,有些人的理解是有權力、財富和地位就是成功,取得成功就是幸福;有些人知足常樂,追求平凡是福;也有人認為健康最重要,有健康就是幸福。換句話說,人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理解,這是基於每個人的人生際遇與價值觀不同,因而追求的幸福也不同。而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對於幸福的理解也可能不盡相同。就好比作者,現在對他來說,幸福就是與所愛之人在一起。“人永遠高於物質,無論那是你多珍愛的東西。但我年輕時也常在這一點上判斷錯誤。研究顯示,人們高估了物質帶來的幸福,並低估了經驗的長期正面效應。這個研究證實了一件事,對經驗的投資應該高於物質,這也是我從維繫各種關係體悟到的真理。”
看透世事的他所得到的領悟包括:要多投資經驗、少消費物質;心懷感恩;平衡工作與家庭等。嚴格來說,是家庭優於工作,因為親情無價。書內提到,其人生最驕傲的事除了兒子外,就是在母親確診患上末期癌症後,帶她離開醫院回到家中,用大半年時間陪她好好走完最後一程,在親友陪同下離開人世。
儘管關係可貴、感情無價,但作者亦非認為金錢無能。相反對他來說,在年輕時有個稍微失衡的人生,賺取了些財富,才得以讓他後續的生活能夠容易些,可以轉換跑道到大學任教,做自己想做的事。錢買不到快樂,但能少煩惱。“你賺多少錢和你有多快樂之間存在相關性,金錢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買到快樂。不過,一旦你達到某個層級的經濟安全,相關性就漸趨平緩。”他指出,專業成就是手段而非目的,取得成就的目的是保障家人的經濟安全,更重要的是和家人及朋友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全書雖則是老生常談,但絕不會讓人感到厭煩,反而會引導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反思個人經歷中每個選擇背後的意義、學到的教訓,感激當中受到的恩惠。正如本書序言所說,這不是一本解答之書,讀畢全書不會讓你找到人生答案,它只是作者從其人生點滴中,摘取了重要的感觸與體悟。就好像一本旅遊攻略,推介你值得遊覽的景點。至於是否將景點放入行程中,以及對它的所見所聞,這些都只有你在親身走訪過後才有所體會。
藍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