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19日
第B11版:攝影
澳門虛擬圖書館

匙羹仔

“匙羹仔”擁有一支湯匙狀的小嘴

匙羹仔

今期主角被鳥友們戲稱“匙羹仔”,聽名字很特別,第一聯想到這是一隻像匙羹的小鳥,也不差,牠就是擁有一支湯匙狀的小嘴,名“勺嘴鷸”。

“勺嘴鷸”(Spoon-bill Sandpiper),又名“琵嘴鷸”、“匙嘴鷸”,牠的外形及羽色同大部分鷸鴴科的鳥類相似,最主要的辨識特徵是牠那隻只有二厘米、像匙羹狀的扁平小嘴,牠體長十四至十六厘米,比我們常見的麻雀大些,嘴黑色如勺狀,腳黑色;繁殖期頭、頸及胸紅色,有暗褐色條紋,背部黑色且羽毛邊緣紅褐色;非繁殖期羽背部淡灰褐色,翼上覆羽灰色,前頸至胸部、腹部、尾下覆羽皆為白色。

根據二○○七年的一次由國際鳥盟進行的調查中,勺嘴鷸的數量可能少於一百對,比大熊貓還要少,因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將其保護狀態由瀕危提升到極危,意味着該物種可能於未來一至二十年內會趨於滅絕。

“勺嘴鷸”夏季繁殖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楚科奇地區的凍土層苔原地帶,秋季就會途經朝鮮半島、日本、中國東部沿海地帶,到東南亞地區的灘塗過冬。鳥類專家研究認為,勺嘴鷸數目急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繁殖地生境及遷徒中轉站受到破壞有關,包括:一、棲息地喪失及破壞;二、捕獵;三、繁殖率低。為了拯救全球極危的勺嘴鷸,由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國家和地區的保育組織及來自全球各地的鳥類學家,一同組成勺嘴鷸保育工作小組,首要工作是保護好遷徙路上的灘塗濕地及防止捕獵,另外為了保證“勺嘴鷸”的繁殖成功率,由國際鳥盟、皇家鳥類學會、莫斯科動物園和世界水禽與濕地基金會等機構組成聯合工作組展開行動,從西伯利亞的繁殖地將勺嘴鷸的蛋拿到人工環境下安全孵化,再放回自然界,以提高孵化率和存活率。目前,勺嘴鷸較為保守估計的數量是一百至二百二十八對,數目有所回升,但距離安全數目還有漫漫長路。

今次的拍攝地不是本澳,而是在廣東陽西縣散頭咀的灘塗上,據當地鳥友觀察穩定有八隻在此過冬,機會難得,一行四人驅車前往。要拍到這隻稀少的小鳥除了勤力外,還真要靠運氣。趁着退潮的時刻,穿上水鞋,頂着寒風吹、烈日曬,一步一腳印在六千公里闊的泥灘上,竭力地在成千上萬隻相似的小鴴鷸中尋找,並不容易。突然一群鳥浪下來,面前有兩隻小傢伙,用牠獨特的方式在覓食,就是用嘴於淺水中不停地左右掃動,而且沿着原來路徑快速的來回折返,不用懷疑,是牠了。

悠然自得

2020-12-19 悠然自得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9757.html 1 匙羹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