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倩女幽魂》談到本土原創的困境
一部本土原創粵劇《倩女幽魂》上演了,朱振華在疫情和逆境中迎難而上,帶領一班年輕業餘演員排演,動員百人陣容強大,並有音樂、舞蹈界助一臂之力,舞台上精彩紛呈,在一片寂寥市聲中,無疑像一洌甘泉從天而降,這耗資不菲的原創大型製作,在澳門粵劇界是不可多得之作,演出叫座叫好,也是實至名歸。
《倩女幽魂》的故事取材於《聊齋》,無論電影或舞台都有多個版本,最是深入民心的,莫如一九八七年徐克監製、張國榮和王祖賢主演的電影版,徐克藉淒美的人鬼戀故事,以詼諧而荒誕不經的手法,化解人生沉重的苦難,寓意深刻令人難忘。電影取用聊齋的上半部故事,當善良的女鬼最終逃出生天,甯采臣忽覺東方發白,連忙以身遮擋陽光,小倩喟然而嘆:想不到,臨別一刻也不能見君最後一面!遂化為一縷青煙,從此天人永隔。浪漫的結局,留給人無限思念和懷緬;二○○三年張國榮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了生命,不可重生的甯釆臣和聶小倩在觀眾心目中成為夢幻的化身。
當年徐克得李翰祥首肯,以原版本改動若干情節,安排這個結局。李翰祥早於一九六○年導演的《倩女幽魂》由趙雷和樂蒂主演,原著以外加入裱畫店揭破身世、小倩臨水撫琴等戲劇情節,譽為風雅之作;二○一六年李居明編寫《聊齋驚夢》,就借用了這些橋段。李翰祥版本的結局是甯釆臣帶着聶小倩的骨灰回鄉;聊齋原著還有下文,采臣把小倩骨灰供奉家中,小倩感恩圖報,殷勤侍候其母及病妻,妻去世後,采臣續絃娶小倩,成為人鬼夫妻,家庭和諧幸福,小倩與小妾共生三子,皆得功名。
二○二○年朱振華的《倩女幽魂》,增加了前所未有的情節:采臣帶小倩回家,值其母彌留之際,小倩動了慈悲心,以劍客贈予的還魂丹救回甯母性命,而自己的魂魄就要煙消雲散。這個伏筆,牽引出小倩與甯家的因緣,銜接聊齋故事的延續發展,可說是最貼近原著全局的版本;而本劇終場是小倩得以還陽,圓滿了一家團圓的群眾願望,與原著的結局異曲同工。可見編劇對原材料的取捨,也是下了一番工夫。
劇中最矚目的當是演員的水袖身段與歌唱表演,還有舞美燈效營造的奇幻浪漫舞台,幽靈亂舞的脆異氣氛,赤燕霞與夜叉精的人、鬼、妖大戰場面,都是出奇制勝的板斧。令人欣賞的是,此劇為豐富舞台表演而增加不少現代劇場元素,無論如何創造新穎特色,演出的依然是一齣不花不假的粵劇。
朱振華多年來竭心盡力培育新人,屢次創作本土粵劇,堅持由澳門演員擔演,給予年輕演員和業餘愛好者很多機會。本劇使人關注的,是幾位年輕的業餘演員的表現,莫穎霖班身雖淺,已見正印之風,聲線好、功底好,拿捏人物恰如其份;羅丹俞首次演雌雄合體的妖精,自創一格,超出業餘水平;小妹張雪茵、甯母蔡玉霞,戲份不多,亦中規中矩。至於資深演員鄧華超,功底扎實,身手利落,寸度分明,寶刀不老,正是有這些老演員,才足以凸顯粵劇特色。
澳門是個小城市,專業人才難覓,粵劇資源匱乏,觀眾有所局限,粵劇發展存在多種困難,是可以理解的。創作一部新戲,人力物力各方面都有不足,尤其是資金,內地劇團一齣新戲動輒二、三百萬甚至上千萬,在本地,能湊出二、三十萬已經不容易。小本經營大製作,創作原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朱振華不但面對人才和資金短絀的困境,還要面對諸多批評和各種壓力,但他依然有自己的堅持。他曾表示:“藝術創作本來就不容易,除了粵劇界,不同藝術界別也有各種不同意見,在各種壓力下,我只能嘗試面對、修改、分析,然後有所提高。儘管條件不足,我仍要繼續摸索前行,不可能等到資金充裕、環境成熟,準備就緒才進行。在這個粵劇大潮流中,澳門要在自身條件下創造本地特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投入這個大潮流之中。”
人才資源樣樣短缺,官方資助微薄,本地原創談何容易,大眾心願是希望得到社會支持,推動粵劇從業者和業餘愛好者一同努力,為澳門建立粵劇品牌;希望有本地原創作品,在當代的粵劇長河中得以流傳。
廖妙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