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傳創新 非常之作
——《小城大夢——寫給孩子的澳門故事》出版記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成為漫畫家,常常拿起母親的“生財工具”當畫筆,雖然它只是一枝毫不起眼的粉筆。母親每天都會用粉筆在紙箱寫上各種“名號”,早上舖子裡滿是紙箱,差不多被人拉走後,晚上便空出一塊地。我在光滑黑亮的四方形磚砌地板上盡情創作,母親從沒阻攔過我胡亂塗鴉,也許她認為我的“大作”還挺不錯,也許因為用的是粉筆,哪怕我把一大塊地板塗成白色,用清水拖一拖便了無痕跡。
不瞞你說,紙箱不是用來賣的,能賺錢養家的是紙箱裡的蛋。雞蛋、鴨蛋、皮蛋、鹹蛋……填滿我從童年到青少年成長生活的一大片回憶。每個人記憶中的童年或者相似或者不,然而不可能沒有故事相伴。即便從前,在相對貧乏的生活水平下,沒有機會讀到童書的人,也會從長輩口中聽過一些中國民間故事。我們對故事的求知慾與好奇心,使童年生活充滿了樂趣。
都廿一世紀了 你還說嫦娥嗎?
澳門回歸祖國將滿廿一年,國家太空探測器“嫦娥五號”已着陸月球,我們還要講“嫦娥奔月”的故事嗎?當然了!故事,特別是給孩子所講的故事,若能兼具文化傳承作用,而又趣味十足,便可以是代代相傳的好故事。那麼位處珠江口,有近五百年發展史,如今是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的澳門,除了傳承中華文化,將經典故事講下去,還有能夠推廣給孩子們的澳門故事嗎?有!我們有《小城大夢——寫給孩子的澳門故事》。
截至今年六月,收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的項目有七十項,其中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有粵劇、涼茶配製、魚行醉龍節等十五項。誠如澳門文化局局長、本書主編穆欣欣所說:“我國是全球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其中屬於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的項目也種類繁多,而澳門作為擁有較完整的中西文化交流歷史的城市,多元文化特色獨樹一幟。然而,較之物質文化遺產建築,非遺項目雖然豐富,卻不為人們熟悉,稍微教人感到惋惜。”因此,如何利用文學為藝術載體,使這些文化珍寶廣為人知,在穆欣欣心中逐漸醞釀,恰巧天津的新蕾出版社向文化局提出,想要出版澳門少年兒童故事的合作建議。這就是《小城大夢》出版的緣起。
我有故事 你有酒嗎?
儘管我常常做大夢,但做夢也想不到,我竟然幸運地成為《小城大夢》八位作者之一,成就了我在寫作路上的一個零的突破。全書八個故事,其中七個是澳門作家的創作,而他們多半和我一樣,都是首次給孩子寫故事。為了滿足好奇心,也想深入了解本書創作者的心聲,我採訪了促成此書合作出版,並承擔主編重任的穆欣欣、作者梁淑淇和太皮。與其說是採訪,倒不如說是藉機與朋友相聚,順便挖挖他們的“心事”作寫作本文的材料。
這次出版的合作方式,也是一次突破性考驗。文化局沒有資助內地的出版費用,完全按市場化運作方式合作。穆欣欣表示這是一次“我有故事,你有酒嗎?”的合作模式,“而這裡的酒,就是專業出版社進入市場的營銷體系。所以文化局只負責策劃和組織合適的澳門作者,並在澳門出版繁體版四百冊。內地出版五千冊簡體版和行銷的所有資金,包括作者稿酬都由新蕾出版社支付。”
不是黃婆賣瓜,雖然《小城大夢》的目標讀者是兒童和青少年,但我這個成年人讀着讀着,也跟故事中的孩子一起感受到澳門社會的溫情脈脈、大冒險的刺激、助人的快樂、親情的動人,甚至幾度讀到眼眶濕了。你也許覺得是我容易動容,但我相信喜歡閱讀的你,親身體驗之後,都會認同我的感受。寫給孩子的澳門故事應該如何寫、如何演繹,作者們除了知道要以“非遺”作主題元素,心中都不太有把握。
你有怪夢他有地圖 父女情“徐徐”道來
說到主題選擇,〈怪夢回收箱〉的作者梁淑淇竟先我一步“搶走”我最感興趣的涼茶為主題,並一早儲藏了寫作材料。故事裡千奇百怪的夢,都是她儲存在一個同名部落格的珍藏。她每天走過涼茶舖,在“怪夢回收箱”裡掏一掏,就寫成了一個小女孩探尋涼茶舖神秘閣樓秘密的溫情故事。梁淑淇表示,給孩子閱讀的故事,毋須迴避生老病死,因為這些都是人生必經的,我們也不要太低估兒童的理解能力。
我讀完怪夢,便迷失在太皮〈尋找獨角獸〉的地圖中。女孩多多拿了外婆的地圖,與好友踏遍澳門半島、氹仔、路環的著名歷史建築,還經歷了因潮漲幾乎沒入水中的意外。能否找到傳說中的獨角獸?你不妨也去冒險一試。太皮笑說自己是個野孩子,很小的時候便獨自走遍澳門各個地方,也遇過一些有驚無險的意外,但他認為,探索精神對於成長有所裨益,所以他寫的故事也以探索和冒險為主調。
穆欣欣表示,“作為小試水溫的《小城大夢》,應當聚焦中華文化的傳承,深入淺出、平實地寫好澳門故事”。如郭妙瑜的〈徐徐〉,故事節奏不徐不疾,從容自然地展現主人翁的生活細節,從兩代人的經歷和心境,體現出柔和溫暖的澳門。“讀來感覺到作者安靜的寫作狀態,沒有刻意標榜澳門,故事講述的時光兼有普遍性,是一個放到任何城市都合適的故事,因而可讀性沒有地域局限。”是啊,讀這個故事的時候,也勾起了我很多童年回憶,相信在同一天空下生活的孩子,讀到這個故事也會產生共鳴。
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認真給孩子寫故事
給孩子創作澳門故事,我一開始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態,畢竟平日寫作的方向都是面對成年人,要轉換語境和習慣實在不易。首先,我將故事定位在寫給初小學生閱讀的範圍,然後思量小學生喜歡怎樣的故事,我要帶給他們甚麼啟發。再讓自己轉換成孩子的角度,看所要寫的材料。孰料在創作期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使命感,好像有一群孩子圍坐在一起,托着腮凝神等待我來說〈怪人〉。他們熱切期待的童稚目光,似在告訴我:“快說快說,怪人怎樣了?啊,浩浩跌倒了!然後呢……”
精彩的澳門故事還有李宇樑的〈大戲查篤撐〉、呂志鵬的〈傳承〉、譚健鍬的〈端午的蠟筆畫〉、慈琪的〈搶外婆〉,統統從這個小城出發,給你帶來小說創作的奇思妙想、曼妙而美好的閱讀體驗。
《小城大夢》簡體版獲評為二○二○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天津市重點出版扶持項目,體現了國家對出版澳門題材的重視。作者與編輯的互動,是完善這本故事集的誠意所在。為了使各個故事更精彩地呈現中華文化在澳門的承傳,新蕾出版社的編輯團隊與本書編輯,共同針對各篇作品提出修訂建議,最終與澳門作家達成共識,使這本短篇故事集在進入內地市場時更具吸引力。這麼專業、積極的出版態度,值得點讚!
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