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姑六婆會拜神
對於婦人,三貞九烈是極為高崇的讚譽。《蝴蝶夢》:“婦人家三貞九烈,四德三從,到是站得腳頭定的。”同是以數字的形式說女人,鄰舍一位老媼,她娘家的人稱她為“三姑”,原因是在家裏她排行第三;而她的丈夫,家中排第六,所以夫家這邊的人尊稱她為“六婆”。這兩種稱謂看來沒甚麼問題,而她也欣然受落,可是旁人聽起來就有點那個。昔人指職業不高尙的婦女為“三姑六婆”。一般有地位的人家,都禁止三姑六婆進其門。原來“三姑”者就是道姑、尼姑、卦姑;六婆為牙婆(掮客)、媒婆、師婆(巫婆,為邪術者)、虔婆(女流氓)、藥婆、穩婆(接生婦)。(見《南村輟耕錄》)所以粵俚有句警語謂:“羣好人變好人,跟着三姑六婆會拜神。”
《管子 · 權修》:“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審其所好惡,則其長短可知也;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察也。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這段文字不但是朝廷審核任人的方法,也是我們交友的標準。有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如何知其善與不善?那就須要“審其所好惡,觀其交遊”。前者可以知道他的長處和短處,後者可以判斷那人肖與不肖。
朝廷選賢任人就靠這兩點,故曰:“二者不失,則民能可得而官也。”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此所謂“人情不二”。既了解人的本性,於是容易對民之了解和如何掌握管控:“故民情可得而御也。”
在管子那個年代,還沒有科舉的考核,縱使有科舉,一般都是文學方面的東西,至於品德是另一回事。要探索其人之品德,觀其所交,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管子所見是有道理的。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