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證券交易所的優與劣
一、引 介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提到,要“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第六章第三節也提出了“探索與鄰近地區錯位發展,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及“探索建設澳門──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範區”。故此,澳門將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找到機遇,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和“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作用。
近日,國家發改委就政協委員提案的答覆函稱:“研究探索在橫琴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有利於支持澳門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金融產業,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對落實好《規劃綱要》相關任務具有積極意義。”
筆者認同應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立證券交易所,下文將論述構想,並分析利弊。
二、粵澳深度合作區建立證券交易所的制度建設
為在金融市場的激烈競爭中突圍而出,打造世界一流的債券、證券交易市場,應“大膽闖、大膽試”,利用“一國兩制”的制度獨特優勢,以更創新的思維來探索以人民幣計價結算證券市場的可行性。
近幾年來,澳門特別行政區一直都在鼓勵金融行業開發債券市場,在市場上已有一定程度的經驗和客源,最有可能在短期內成為其中一個金融行業的熱點,但是要如何吸引有潛力企業來發行債券,和吸引國際投資者來投資債券?眾所周知,要成為一流金融市場,需要具備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大量的金融人才及聚集大量資金。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之下,選一個既可聚集內地資金,亦可吸納國際資金的地區來建立證券交易所,地處內地、兼具澳門特別行政區自由港優勢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是首選之地,具體觀點將在下一節詳加論述。
筆者認為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牽頭成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交易所(該交易所前期以債券交易為主,基金和期貨為次),應設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並且應以共同管理的方式運作。當然,共管機構必須是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為主導方,亦即澳門特別行政區在共管區佔有話語權,在證券交易所則為大股東。因如果沒有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主導方,深度合作區就不能有效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的優勢,尤其是自由港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只有澳門特別行政區主導,深度合作區才可為國際市場帶來制度信心。反之,如果由內地有關政府主導深度合作區,跟內地一個高新開發區又有何區別呢?
在法律方面,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適用澳門的民商事法律,而且證券交易監管機構的行政程序方面亦適用澳門的行政法律規定,其他事宜則適用內地法律,澳門法院具管轄權處理深度合作區的證券監管爭議、證券交易和民商事糾紛。
在證券交易的相關事宜上適用澳門法律,亦有利於實現《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所指“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發揮中葡基金總部落戶澳門的優勢,承接中國與葡語國家金融合作服務”的發展方針。屆時不僅使中國企業與葡語國家的資金往來更加便利,亦能有力地對接歐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區的葡語系國家。
三、證券交易所設在深度合作區的優勢
1.資金的雙向流動的優勢
現在,不論是內地資金要進入澳門、香港及其他國家、地區,抑或境外資金要進入內地,均受到資金流通的限制。中國香港、澳門、台灣居民匯款到內地同名個人戶口的上限為每日 80,000元人民幣,非居民則需獲內地有關當局批核。
即使在香港已開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情況下,在進行證券交易時仍具有每日額度的限制,自二○一八年五月一日起,滬股通及深股通(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香港聯交所向上海、深圳的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以買賣在上海、深圳證交所上市的股票)每日額度各為520億元人民幣,滬港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投資者委託內地經紀商經上海、深圳證交所向香港聯交所進行申報,以買賣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股票)每日額度各為420億元人民幣。
在地域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仍處於內地,只要中央人民政府政策支持,內地的資金便可以自由到達深度合作區;另一方面,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主導的深度合作區可以透過“一國兩制”來確保自由港政策,澳門和境外資金也可自由到達深度合作區,從而吸引國際投資者。如此一來,證券交易所比起中國內地或國外的金融中心更加具備條件來聚集更大規模的資金。
同時,深度合作區亦是一個資金緩衝區,國際資金到此為止,不能透過深度合作區進入內地其他地區,在交易結算時,各方資金將原路折返,內地投資在結算時返回內地帳戶,而境外資金則在結算時返回澳門或境外帳戶。
2.突破地域和人才限制
還需注意的是,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里,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商住建築分佈錯綜複雜,在興建設施時還須注意世遺緩衝區的建築限制。現代金融業發展需要資訊流和技術流配合,在澳門本地難以在兼顧城市規劃的情況下覓地興建巨型的金融建設和數據中心。現存的人才引進法律制度也需要為着配合金融業發展而作出調整,然而修改法律制度時往往需要作出通盤考慮,花費大量時間成本,難以一蹴而就。這些均是阻礙打造世界一流現代金融中心的硬體因素。
倘若將證券交易所設於深度合作區,便可以突破上述掣肘。橫琴島面積106.46平方公里,為澳門面積的三倍,具有相對充裕的土地資源可以利用。此外,橫琴已建成多個數據中心,而且將會繼續落成更多數據中心,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相關的資源來助力發展現代金融業。
在引進人才方面也能夠更加靈活多變,可以突破澳門特別行政區原有人才引進政策的限制,更好地引進外地專業金融人才協助產業發展。
綜上所述,澳門特別行政區作為主導的深度合作區建立證券交易所,有利於聚集內地與境外的龐大資金,在澳門特別行政區主導的自由港政策下,粵澳以及境外的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和技術流均能實現跨境自由高效便捷流動;另一方面亦能突破本澳的土地資源限制,利用橫琴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以上種種有利條件能相互發揮疊加效應,助力這個將發展的金融中心在國際競爭中殺出重圍。
四、須解決的問題
在描述經濟活動時,往往會採用國內生產總值(GDP)及國民生產總值(GNP)作為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在描述地區性生產時稱本地生產總值或地區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區域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其計算方法為屬地主義。
國民生產總值(GNP)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包括境外收入,亦即以屬人主義計算。
當證券交易所設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時,相關的收入必可計入澳門居民生產總值(GNP),然而,由於所處地域並非在澳門特別行政區內,因此在國際經濟學的準則中,未能將該等收入計入澳門特區的地區生產總值(GDP)。倘若以地區生產總值(GDP)的角度作考慮,未必能稱得上實現了經濟適度多元的目標。
不過,“一國兩制”本來便是獨創的嶄新思維,而強調共商共建共管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更應該開放思維,勇於創新,構建“一國兩制”的新道路和新實踐。以共管方式運作的深度合作區行政架構本身就應該有別於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行政管理概念。因此,我們應以更加開放的思維來看待這個問題,尋找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如上所說,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將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為主導,在共商共建共管的深度合作區中,如果獲得中央的授權,部分收入計入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內也是其中一個路徑。
五、結 語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環視國內國際情形,將證券交易所設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內,可以更創新的思維來構建金融市場,在引進人才方面更加靈活多變,便利於國際資金和國內資金進入投資,融入和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時在“一國兩制”框架、《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下充分發揮澳門特別行政區“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作用,從而在深度合作區內產生疊加效應。
綜觀全球,“一國兩制”是舉世無雙的制度,深度合作區構想甚至更進一步。在此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大膽闖、大膽試”,以獨創的想法來發揮自身制度優勢,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如此必定能於全球金融市場當中突圍而出,為“一國兩制”事業再創輝煌。
澳門金融法律學會 陳華強 駱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