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內外
朋友推薦《戲棚》,說這紀錄片是有心人之作,一定要欣賞。第三波疫情中拖拉了一段時日,發現它似乎在徇眾要求下,映期一再延伸,說明入場者眾;幸好在第四波疫情殺到之前,終於趕及看了一回。
這類文化藝術課題的紀錄片,當然值得鼓勵。映後現場分享及網上所見,討論的人不少,善意的批評也多,對年輕的創作人無疑是一種鼓舞的力量,讓他繼續探索在電影前途上的發展可能。現場所見,他是誠懇和謙虛的。
我只想抒發一些屬於直觀的印象。第一是聲音。除了配樂,終場只有由收音而來的零星對白,沒有旁白介紹鏡頭內的種種。希望觀眾認知的東西,只由簡潔字幕交代。這樣的靜默多了幾分詩意,讓觀眾在沒有導賞下遊觀戲棚世界。具間離作用的手段消失,觀眾可以完全投入,不受任何指引的干擾,壓縮人與影像的距離,得最大的欣賞自由與直覺感受。因此,對這樣的非劇情電影,觀眾只能默默地期待,等待鏡頭的移轉,看戲棚內外的有趣事物,像等着檢閱一份功課。那感覺,有趣。
其次是影像。戲棚內外的有趣事物的確不少。儘管創作態度表現拘謹,灰暗的空間又有點沉悶,我們還是在戲棚內看到一個“戲行”的大小元素;大老倌固然是靈魂人物,耀目登場,享受掌聲,但一台神功戲的背後,由戲棚搭好開始,衣箱打開,便魔術般跳出一個民間傳統文化的專業,像活動的博物館,相當可觀。戲棚外,絡繹的觀眾多是鄉親父老,手抱的小女孩瞪大眼睛看鬧哄哄的酬神盛會,不知她長大後,這眼前的一切是否會在城市化中消失?我想起我也曾在康公廟前,跟着長輩進戲棚看名伶做大戲……
“風調雨順”的旗幟飄揚,創作人稱搭棚技工為裝置藝術家。那麼在搭棚和拆棚之間,只廿來日的一個戲場,他們構建了些什麼東西?
吳淑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