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2月07日
第C06版:教思
澳門虛擬圖書館

學生能自主學習嗎?

學生能自主學習嗎?

接上期“假如你是特首”,筆者引導研究生們對於政策制訂進行一些思考,目的是讓同學們理解到社會資源有限,政策和政策之間會存在內部資源爭奪的關係,而政策的緩急先後又會與政策制定者自身對教育的認知和信念等議題有關。在活動中,令筆者有點意想不到的是,來自不同地區和不同專業背景的同學們竟對同一個教育問題有一定的共識——學生對學習欠缺自主性。來自內地的研究生指出,很可能是應試教育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自主性,只是跟隨着考試的標準而學習。而澳門的研究生則認為,很可能是澳門長期欠缺競爭的環境,學生不用通過太多的競爭也能得到機會,久而久之,就不會形成很強烈的學習需要和動機。這實在是個有趣的問題呢!有些學生是因為長期的競爭/考試問題,而失去學習自主性,有些學生卻因長期沒有競爭/考試,而沒法形成學習的動機和需要,這不也正好說明,教育需要回歸到社會的背景(social context)嗎?所以,教育政策也絕不能憑空“移植”(transplant),還需要對自身的教育處境有足夠的認知。

說回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筆者先拋出兩個問題作為討論的起點:一、“自主”是從何而來?二、學校對於學習自主的想法和實踐是如何體現的?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大家不妨思考一下過去的一些經驗,在甚麼情況下,大家會進行自主學習呢?相信大家會首先提出,有興趣的事物會令人有更強烈的學習動力,也因此進行自主學習。但或許有人不同意,因為我也聽過不少教師抱怨,現時的學生對甚麼也不感興趣(如果是這樣,真的要好好分析,究竟為甚麼一個原來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會變得對甚麼事物也不感興趣了)。又或者年紀稍長的教師們是如何學習電腦的?大家又為甚麼會學習自行車呢?這應該是跟需要有關吧!

在筆者的年代,資訊科技不如今天普及,也沒有接受這方面的教育,但筆者如今起碼算是一個初階的使用者。這又說明了甚麼呢?就是“需要”與“自主學習”的關係。當學習者有需要(無論是來自內在或是外在的),學習自主(可能是不自主的)就會產生了。所以,“自主學習”又是甚麼呢?是自動自覺,在沒有壓迫的前提下進行的學習。事實上,只有自主學習才能讓終身學習真正地落實!那麼,回應第二個問題,學校層面對於自主學習有甚麼看法和措施嗎?原則上,學校/教師應該大力支持學生自主學習,但在現實中,學生都欠缺了自主學習的精神才是教師們最大的困擾呢!

大家不妨回想一下現時學校生活的安排,一天中學生在校的自主時間佔多少比例?有多少機會是讓學生自主的呢?正規課程排得密密麻麻,連餘暇活動也是“被安排”了。試問學生的自主在哪裡?當然,筆者理解這措施的原委也是來自教育公平的考量,即每一個學生無論來自任何的社會階層,都不會因經濟問題而欠缺學術以外的發展。但是,在教育過程中,這種全方位的“被安排”又豈能培養學生自主呢?此外,學校的課後補習(無論是任何形式的)問題也是十分嚴重的,一天二十四小時中,除去上學、補習、睡覺的時間,也所剩無多了,這樣的話學生又可以如何去自主呢?事實上,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涉及多方面的,如課程與教學的素質和對兒童的尊重等諸多基本的教育課題。對現象的關注,只是第一步,探究才是擬訂政策的基礎,無論是政府,或是學校主管和教師都應如此呢!

(“假如你是特首” · 二 · 完)

黃素君

2020-12-07 黃素君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7206.html 1 學生能自主學習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