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效率革命
許多年前,已故董事長李成俊總結過,本報發展分為三個階段:一九五八年創刋至一九七八年為第一階段,期間生產力低下,兩部古老平版印刷機運作起來發出唱“嘆情”般悠悠之聲,常要開足馬力印至上午八、九時才停機。上世紀六十年代換上風喉機,提了提速度。第二階段是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八年,本報遷進伯多祿局長街新廈,更新設備,出紙由兩大張增至八、九張。一九八八年以來則是第三階段,以電腦化為標誌,這是人類的一場效率革命。如今,從網絡媒體發展促成傳播新局面來看,已不止三個階段了。
九十年代初期,報社彩色圖文合一激光照排等系統投產成功,再三增添新型高速印刷機,活字印刷走到歷史盡頭,排字房的字架字盤搬到了儲物倉。排字工人在安排到珠海學習技術後,轉型為電腦操作員,不再是“黑手黨”。
在編輯部的我,對印刷機器什麼時速三萬五千單位,電子追蹤、自動駁紙幾乎是無感的,但它一開啟時那種激流奔突勢不可遏的聲浪傳到四樓編輯部裡來,哦,開機了!曾經,我們突然覺察翌日見報的文章有錯漏,驚呼一聲,知道印刷機尚未響起,飛奔到電腦排版房要求更改,再發到影版房重新出片。要快,要快啊!奔突之間,寒冬裡都要冒汗。倘若膠片已送達機房上機的話,斷斷不可妄呼“停手”、“咪住”,你負不起阻遲出報的責任。
編輯部的電腦化進程,要從一九九四年哄動國際的浙江省千島湖事件說起了。當年澳門地區唯一到場的記者是本報的陸波。據他憶述在兩百多名港澳台記者中,台灣記者全部使用手提電腦,正規叫法是筆記本型電子計算機。他們在出席新聞發佈會時即場撰寫新聞,寫畢即以電腦傳輸,對此還在搦管持紙、還要爭長途電話作圖文傳真的港澳同業,當然深為震撼了。
臨陣一役後,促使調任採訪主任後的陸波探討策劃採訪部門電腦化的進程。水到渠成,報社投入四十多萬元為每位記者購入一部手提電腦處理新聞。
一直對器材似患失智症的我,如聞恐龍跫音。
(日子輕輕地過去 · 六十一)
林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