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使歷史更加豐滿
歷史發展雖然有必然性,但最使人唏噓的往往是些偶然性事件,正是這些小事,使到歷史充滿了生活氣息。
劉邦死後,呂后掌控實權,不要小看這個女人,除殘忍外,她的政治觸角也是相當敏銳的,當她病危時,便警告掌控南北軍的呂產和呂祿,說:“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為變。必據兵衛宮,慎毋送喪,毋為人所制。”意思是叫他們在她去世時,千萬別來送殯,不要讓別人有機可乘。呂祿有個死黨酈寄,勸呂祿交出兵權回封國享福,呂祿哪裡知道,這個死黨是因為陳平等舊臣捉了他的父親酈商作人質,要脅下才說這番話的。呂祿交出兵權後,呂氏一族便全被鏟除了。
清除了呂氏一族,而在位天子是呂后捧上去的,雖然是“仔”皇帝,但沒有人敢保證他長大後不會報復,於是眾大臣決定換馬。劉邦有八個兒子,有人提出找齊王來接任,但談起齊王外祖母的家有惡人駟鈞,如果族中有人當了皇帝,恐怕又會重蹈呂后的覆轍,於是不通過。又有人說找淮南王劉長,仔細考量,他的外祖母家也有惡人,於是又作罷。最後選擇代王劉桓,因為他年紀比較大,人也仁孝,特別是他的母后薄氏娘家“謹慎善良”。取得共識後,便派人通知代王來長安接任天子之位了。推選江山繼位者,重點看他母親娘家的優劣,大概大家對呂后擅權的劣跡還心有餘悸。
呂后事例深深地影響到後代,漢武帝是孝文帝的孫子,他七十歲時得子並將他立為太子,卻將孩子的媽媽鈎弋夫人賜死,武帝所持的理由是:“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汝不聞呂后邪?”歷史記載,凡是為漢武帝生過男孩或女孩的妃嬪都會被賜死,為何會這樣?真是天曉得。戲劇《昭君出塞》,寫到漢武帝成個大情種一樣,做戲而已。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