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成功秘訣
早前內地的問答網站“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在北大數院讀本科是怎樣的體驗?”有人回答,“如果想學得足夠好,智商是個極大的問題……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還要大”。
即使不在名牌大學,也總能耳聞一些傳奇人物,他們往往被冠以“天才”之名,我們跟他們之間智商的差距,彷彿從一出生就已經註定了。但本書作者認為,所有領域的天才,都是“刻意練習”的產物,也就是說,通過科學的學習及練習方法,每個人都能成為天才,並在書中詳細講解訓練方法的要點,供大家借鏡。
這當然不是亂灌雞湯。作者安德絲 · 艾瑞克森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各項領域的“專家”,找尋他們成為專家的原因,因此也被譽為“研究世界專家的世界專家”。書中的觀點,都是作者根據多年的科學研究與實例而提出的研究成果。
書中首先提出“天才”的背後來源於持續多年的“刻意練習”,並指出“從未見過有人不經長期密集練習就發展出超凡能力”。在深入分析莫扎特、富蘭克林等一系列領域頂尖專家的經歷時,作者發現天賦異稟的背後是多年不懈及有效的訓練。
接下來,作者介紹成為領域佼佼者的具體訓練方法——“刻意練習”。這包括三個要素:明確的目標、高度專注以及意見反饋。他以自身的實驗例子作說明。作者的學生Steve Faloon是其中一名實驗對象,跟着作者練習訓練快速數字記憶。作者每次快速念出一串隨機數字串,請學生複述。一般情況下,人類的大腦只能在短時記憶中保存六、七個數字,再多的數字將擾亂先前的記憶。但透過反覆訓練,以及學生在過程中自己鑽研出來的記憶方法,最終突破了短時記憶的極限,能夠記住連續八十二個數字。
學生的記憶訓練中運用了刻意練習的三個要素:明確的目標(以單次記住更多的數字為目標)、高度專注(投入百分百的專注處理數字,並不斷改良記憶技巧)、意見反饋(每次作者唸的數字串都恰好處於學生當下能記住與不能記住的邊界上,讓他不斷挑戰及突破自我極限),最終學生透過這些技巧,在快速數字記憶方面取得遠超一般人的成績。
此外,作者亦在書中反駁一個普遍的錯誤認知,指出練習時長與水平提升不是直接的因果關係,光是重複某項技能並不能提高水準。就像一個游泳者,儘管泳齡再資深,如果沒有反覆打磨技巧,也只是不斷重複以前的瓶頸,未能到達頂尖的水準。更重要的是獲得意見反饋後,改正錯誤,聚焦於自己的弱點以及如何改善。
作者深信人們潛能無限,鼓勵我們不斷突破自己,挑戰自己的大腦與身體。並相信只要透過正確的練習方法以及持之以恆的努力,最後的成功將屬於更努力練習的人,而不是那些一開始靠智力或其他天賦佔上風者。
昆 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