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一面鏡子
父與子的關係該如何形容呢?血濃於水,卻又若即若離。比起母親對子女直截熾熱的關愛,父愛卻總是只能“如山”,很重,又很遠,而且一動不動。曾經有人說過,女人在懷孕那天起就成為了母親,男人卻是在小孩呱呱落地後,才慢慢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父親。隨着小孩日漸長大,與你互動,開始對話,你一步一步如嬰兒走路般學習當一個父親,或慈愛,或嚴厲,無論小孩外表和性格像不像你,你始終相信血緣關係維繫着一切。直至有一天你發現,孩子和你、你妻子都沒有血緣關係,那麼一直以來支撐着一個家的,究竟是甚麼呢?
日本導演兼作家是枝裕和向來擅長描繪家庭親緣之間的各種關係,而像父子之間這樣如履薄冰的關係,是枝裕和在小說《如父如子》當中決定用更戲劇化的形式演繹:一通電話打來,驚覺當年生產的醫院有護士故意報復社會交換了孩子,兩個小男孩整整六年都“寄人籬下”,過上截然不同的人生。劇情穿梭兩組無論經濟、氛圍還是環境都完全不同的家庭,探究成人與小孩之間有或沒有血緣羈絆的感情,在留下來還是換回去的艱難抉擇當中,仍能看到兩個支離破碎的家庭之間蘯漾着的真摯溫情。是枝裕和已為人父,對於父親傾注於兒子的情感,以及兒子對於父親的愛和敬畏,都能給出細膩的分寸感,正如一開始小說就讓我們思考,甚麼時候一個父親能真正成為一個父親呢?是從怎樣的一刻起,一個父親能夠真正撐起“父親”這個稱號呢?
身份確立需要一段過程與修正。當一個男孩長成男人,繼而成為父親,父對於子的投射,加之自己的愛好、性格、想法,甚至教育和磨礪,都是自然而然的過程;孩子或反抗或順從,或接納或抵觸,這也都是自然而然的修正。如父如子,非刻意為之,但就是如此。
左右孩子長大的是血緣的影響還是後天的力量?當孩子注視着你的時候,你會否想起當年也以同樣的目光注視着父親的自己?即使主角良多摒棄了原生家庭,但當有一天,發覺自己為孩子複製了當年的原生家庭時,也只能深陷其中,重蹈“如父”的覆轍;反觀六歲兒子慶多,拋開血緣桎梏,以包容溫柔的姿態接受不了解的現實,懵懂地成長,倒是擺脫了“如子”的枷鎖。
認真地注視着孩子,從中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或許就像書中主角,爸爸良多最終想通的那樣,“當意識到孩子也在注視着自己時,那一瞬間,便懂得了甚麼是如父如子”。
唐敏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