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22日
第C04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衆藝館)劇場的數位傳播

劇場的數位傳播

劇場在疫情時代下的跨地域交流,誇張點說,確可以用“重災區”來形容。

相對港、台兩地,澳門的疫情較為緩和,公共劇院七月份正式開放,即使有觀眾人數限制,但起碼能夠讓觀眾現場觀賞演出。可是由於其他地區的疫情仍然反覆,地區與地區之間的邊境仍然呈現封鎖狀態,一個地區劇場演出要呈現在另一個地區觀眾眼前,必須透過影像傳播的手段。而這個狀態也不知要維持多久,於是線上劇場的發展,在世界各地突然地加速起來。

劇場的生命周期因為錄影技術與數位化得以延長,也擴闊了它的傳播範圍。在疫情帶來的長期封鎖環境下,全球劇場工作者,包括很多澳門劇場工作者都開始投入線上劇場的思考與實踐中。當然,劇場的傳統無疑是共時共地的觀演經驗,然而在不可知的物理和心理氛圍下,演出進入鏡頭、劇場投入數位世界,似乎已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項。

早前,茹國烈為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以“全面記錄時代下的表演藝術”為題開講。他提到劇場在數位化之下,要注意幾個問題,當中包括資金、合約、內容、受眾,這四個問題在傳統劇場製作中早已存在,但現在思考這些問題時要加入相關的考量,例如資金中要預留高質量拍攝和數位化發行的支出;劇團與主辦方,又或演職員與劇團的合約中,要思考演出日後被數位發行後衍生的版權問題;內容上則需要考慮當下以外,這個作品生命延長後或會面對的受眾;而受眾除了現場來看的觀眾外,還可能有更多利用數位技術觀看演出的未來觀眾。從以上這幾方面,端看現時澳門的資助模式,似乎還未能迎接這樣的一個時代。一個演出製作同時是現場也是錄製的話,它到底同是一個演出,還是它分別為一個現場演出和一個錄像製作呢?

(疫時代劇場 · 三)

踱 迢

2020-11-22 踱 迢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3970.html 1 (衆藝館)劇場的數位傳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