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過剃頭
“墜地碎石飛濺,幸無途人經過”,這是報紙的眉題,而主題則曰“大廈冧石屎險過剃頭”。這樣的新聞題目很有“老廣味”,貼近群衆。因為“險過剃頭”乃粵之俚語,亦載入《廣州話俗語詞典》(商務出版)。
剃頭亦即“飛髮”,在“飛髮”還未盛行之前,髮不會“飛”,也沒有剪。像我童年時代,髮長了就只有剃。剃字從刀,而不是今天的理髮店用的刀,它是一把大頭剃刀,不但不夠利,而且很鈍。我的頭夾在母親兩膝之間作固定,動彈不得,因為稍有移動便會頭破血流。手起刀下,這種動作稱為“乾葛”,它本是食材的湯料,但此“乾葛”只是諧音,實即“乾割”,因為剃頭沒有濕潤劑,乾割特別痛,剃刀在頭頂上揮舞,肉痛心驚,險象環生。“險過剃頭”,非親歷其境不能道。
古之暴君,最忌剃頭,在頭上、頸項架上一把刀,條命凍過水。被剃者固然提心吊膽;而剃人頭者亦驚心動魄,稍有差池即見血,越心驚越手震,心驚手震,聯想到人頭落地,此所以曰“險過剃頭”。
石達開者,太平天國將領,年幼讀書,能詩文,性粗獷,據説他曾有壯語曰:“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及鋒而試,且看老夫手段如何!”這幾句話成為剃頭師傅的寫照。相傳清季舉人左宗棠,於咸豐初,洪、楊軍起,以四品京堂統軍,累官總督。一日,於城中剃頭,他已是店之熟客,剃頭師傅賣弄本領,唸出石達開名句,就在此刻有蒼蠅數隻飛舞於左宗棠頭上,剃頭師傅不由分説,手起刀落,把蒼蠅一一斬下而不觸左之頭顱,亦可謂“險過剃頭”也。
翌日,左宗棠遣部下把剃頭師傅“請來”,送至刑場,緊縛於木牌上,動彈不得。左宗棠飛馳而過,執弓發箭,衆矢把剃頭師傅的頭部貼肉包圍而不傷,比險過剃頭更險,回敬了“且看老夫手段如何?”。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