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與資助政策
茹國烈提出的五個未來劇場新趨勢中,第五點看來是前四點的一個總和,他預言疫情後“
看演出”將出現三種常態,A是“實時實地”,B是“
實時非實地”看演出網上直播,C是“非實時非實地”在熒幕前看已經拍攝好的演出。他認為日後B及C的演出形態,將與A(即現場看演出)同樣重要,甚至會有藝術家從一開始創作就同時思考三種演出形態,創造出一種新的劇場文化或表演形式。
其實在過去的九個月裡,這樣的嘗試已在各地紛紛出現。先不說擁有較多資源,十年前就開發出在電影院看衛星轉播演出的英國國家劇院現場(NT Live)。一開始很多劇團都比較保守地播放一些過往拍攝下來的演出錄像,由於很多拍攝時只為了一般存檔,所以在觀賞上未必具有很大吸引力。沒多久,很多劇團已開始意識到疫情的持續,以及網絡替代現場觀演(至少暫時而言)的需要,有劇團將演出分為現場觀看及直播兩種觀看方式(票價也是),也有劇團發展出一些運用網絡程式跟觀眾互動的演出。
澳門而言,五、六月份已有足跡將學校巡迴的兒童偶劇拍攝成影片版本給學校播放、指南針劇團直播讀劇演出、創志戲劇社將演出拍攝成“劇場電影”在網上播放,而早前足跡與台灣窮劇場合作的《安娜與蘇珊》,由於未能赴台演出,也拍攝成影片版本在網上播放。這些“改變策略”的演出,在美學上都不約而同地往劇場與影像媒介進行不同程度的實驗,除了指南針的《2X1.5》為較純粹的現場讀劇,另外三部作品,創作人都在鏡頭語言上作出嘗試,已不可單純以劇場的角度去觀賞。
茹國烈在文章最後提問,在這個情況下,“藝術資助,政策制定會怎改變?如果ABC都是表演藝術的呈現形式,那麼,如果有個演出只有B和C,沒有A,仍算不算是表演藝術?”我想,到底政策制定者要不要趕上這一波改變才是一大問題。
(疫後時代劇場 · 二)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