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已開展十三年 本學年四十校參與
老柏生:內師經驗支援澳教育
教青局長老柏生稱,“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開展十三年,學校主流意見高度評價,由最初僅廿三所學校參加,增至本學年四十所學校,近年教育發展、學生素質不斷提升,相信內師計劃對本澳整體教育質素有正面影響。未來教育合作會倚重內師計劃為主,也持續邀請其他國家及地區優秀導師以短期或一次性形式,來澳開展講座、工作坊或個別指導。
不參與前線教學
老柏生表示,“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始於○八年,乃國家教育部支持澳門教育發展,每年透過地方教育部門甄選出優秀內地教師來澳,主要挑選一些教學有經驗、具成效,能帶動同儕共同進步的教師來澳,入職也要符合相關學歷要求。內地教師不會入課室直接參與前線教學工作,主要是參加集體備課、觀課及開辦培訓、工作坊等,與本澳教師分享經驗、推動教研制度的建立等。
學校可按發展需要決定參加計劃與否,再由局方派內師入校。一名內師兼顧兩至三所學校。對於有意見認為內師不諳廣東話及本澳教育實況,他認為內師來澳前後需要培訓,包括了解澳門實況、教育狀況、教育制度等,也會安排廣東話培訓,尤其以聽力為主。加上普通話是全國通用語言,在澳門溝通沒困難,該計劃在語言方面沒有影響。
計劃完成回內地
教育系統要進步、發展,絕不能故步自封。老柏生表示,多年持續與內地、香港、台灣及外國的教育交流,亦曾邀請芬蘭、以色列學者及導師來澳開展短期培訓。但有條件、實力、人力資源可供應給澳門,以便系統化、持續化進行教育、教學、教研支援計劃,也沒有語言障礙的地區,首選內地。上海PISA成績在全球名列前茅,吸引不少國家及地區學者到上海取經,局方也希望借助內地先進教學經驗支援澳門。
局方開放性聆聽不同意見,定期派員入校訪問本澳教學人員,每學年結束也與每所參與計劃學校的校長、主任和教師開檢討會議,吸納其意見來作為優化計劃的參考。表示本澳教育界對計劃的反饋良好、高度評價,不少本澳教師反映內師能引入新鮮的教學概念、方法,使課堂更多元活潑。該計劃至今逾二百位內地優秀教師來澳,完成一至三年工作後隨即返回原居地,沒任何一位在計劃完成後以任何形式受聘於教青局。內師返回內地恢復普通教師的身份;有數人返回內地後,有本澳學校覺得相關教師合適,經勞動部門審批後聘用。
本報記者 李嘉敏 蔡小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