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促語言治療訓練融生活
【本報消息】聖公會語言治療訓練服務行政督導陳逸麗表示,部分有語言發展需要的孩子,在其成長路上或者遇到很多不被理解與無奈,需要透過觀察及介入、以及經過專業語言治療的評估。故此,家人及照顧者能理解孩子所需,及早發現並調整,能及早協助孩子良好發展。
熟悉習慣降敏感度
陳逸麗表示,現實並不是每個有語言發展需要的孩子都能夠及早被發現,小朋友的真實需要會被“性格內向”、“需要時間適應”、“容易發脾氣”等標籤而模糊,甚至從此被這些標籤定型,錯過了糾正及治療的機會。另外,由於家長或主要照顧者與孩子長時間相處,熟悉孩子的生活習慣及作息規律,很多時只需要看到孩子的動作或觀察到他們的非語言訊息,就能理解孩子的狀態及所需,因而降低了對孩子有語言發展需要的敏感度。
事實上,語言包括理解、表達、語言組織、社交溝通能力等,發音和發聲只是語言能力的一部分。簡單來說,視乎孩子是否能夠運用正確的詞語,說話時句子是否完整等去評量小朋友的語言程度。語言治療師還會關注發音清晰度、說話流暢度、嗓音問題等。
語言能力影響社交
陳逸麗指出,家長是孩子幼年時最主要的同行者,陪伴着孩子成長。然而,隨着孩子日漸長大,開始入學讀書、參加興趣班、結交朋友等,孩子的社交圈子逐漸擴大,接觸到更多不同的人,更會發展個人獨立生活的能力。若孩子的語言能力未能滿足日常社交互動需求,未能自發地表達其需要,甚或對指令的理解較弱,無法理解其他人的指令,將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和心理發展。
接受語言治療服務及訓練協助之後,有語言發展需要的孩子的詞彙量、語言表達、理解他人的能力皆得到提升,遇到不喜歡的事情,都能用語言表達個人的喜惡,並開始分享自己想法。當家人能理解有語言發展需要的孩子,發怒的情況也大幅減少。
陳逸麗稱,因為溝通及吞嚥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能將語言治療訓練的知識融入生活中,更能事半功倍。有見及此,聖公會語言治療及訓練服務將探索更多創新及靈活的服務形式,期望帶着關懷、愛心和歡樂遊走到社區當中,加強大眾對兒童語言發展歷程的認識,提升家長的正面態度和育兒知識,從而達致兒童全人發展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