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公廁
不知讀者有否留意,全澳各區的公廁近幾個月分別進行翻新工程,這是今年市政署推行的“優質公廁計劃”。
提到公廁,對於城市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走在街上遇到人有“三急”的情況,如果附近沒有廁所可以借用,又無公廁的話,確實是一項很難受的事。
澳門算是一個友善的城市,如果遇到上述情況,與店員解釋也許能借用廁所。當然,有時出於保安及衛生考慮,亦會遭到謝絕。而一些餐飲場所及商場,廁所都是開放使用的。相比國外,在澳門要找廁所使用是相對容易的,這亦是澳門作為旅遊城市的一大優點。
關於公廁,按市政署的資訊,現時全澳共有一百八十三處公廁,其中澳門半島有一百二十七處,氹仔有二十七處,而路環有二十九處。澳門的公共廁所密度每平方公里大約有五個,由於近七成的公廁集中在澳門半島,其密度更是每平方公里約有十四個。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知道,就算借不到廁所,公廁都是容易找到的,而且是免費使用。
然而,公廁給人一向的印象是只着重功能性,使用的材料也較普通,其實這是錯覺。例如金蓮花廣場旁的公廁年前已經翻新,改造後雖然算不上豪華,但整體的效果已有一定的特色。
今年遇上新冠疫情,政府更以優化公廁作為“以工代賑”的措施之一,設計工作由大大小小的公司承接,工程亦由不同規模的工程公司承造,一方面讓工人有工開,另一方面也優化小城的公共設施,包括增加廁格數量、優化男女廁廁格比例,增加殘障人士、親子廁所,亦在條件許可下加設母乳餵哺室。
從報章看到多個公廁的設計,都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然而,公廁畢竟是公共設施,美觀之餘,最重要還是其功能性及以人為本,還需要考慮易於清潔及物料的耐用性,因為有些地點,公廁的使用人數是非常多的,值得設計者注意。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田中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