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1月08日
第C07版:新園地
澳門虛擬圖書館

(隨筆)金台問禪

金台問禪

人到中年,諸事本應看輕看淡。奈何秉性頑愚,惆悵感冗沉感不時襲來。並非參禪問道,祈求心安神寧。我遊金台寺,僅為滿足稚子心願——此君時常嘟嘟嚷嚷“春節至今困居澳門,好悶呀,我要出去玩”。

金台寺位於黃楊山麓,乃珠海旅遊勝地。相傳趙宋皇室後裔築舍此間,以聚會讀書為名,圖謀光復河山。另說兩高僧在此結廬,後經皇裔倡議興建金台寺。金台者,蘊招賢納士之意,期冀十方聖凡集結道場,普度眾生。

車抵山門,便有方外人家維持秩序,示意來客掃碼進山。入寺門,行數十米,至明鏡橋。橋頭勒石“飲水思源”,橋面護欄植以花草。燈柱牌寫着“眼若不睡,諸夢皆除。心若不起,萬鏡如如”等偈語,讀來似懂非懂,亦難辨其妙。此橋從取名到外觀可謂玄機處處,禪意悠悠。

過橋前行,造型各異的十八羅漢石像列隊歡迎賓客。行約百步,地勢漸陡,有半人高“佛”字石刻掩映林中,似在宣揚“佛在深山”之要義。然則,究竟佛在深山抑或心中?我輩愚鈍,琢磨不透。就讓腳力不健者,揉腰喘氣慢慢參悟吧。

拾階再上,得一屋,陳列字畫奇石。最是屋內楹聯“金光萬丈風雲色,臺硯千秋筆墨緣”,寫來恣肆磅礴,精神不禁為之一振。憑欄俯瞰,濠鏡、中山、崖門依稀可見。腦海瞬間湧來井岡山黃洋界哨口連同那振奮人心的詩句: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無意間踱步到佛教圖書室,惜房門深鎖。也許機緣未至,也許靜待有緣人舊地重遊?如是,待到疫情解除時,我當正裝重來,拜讀《心經》、《壇經》,品咂“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之高妙。

金台寺不愧灣區靈境。移步換景,天王殿、功德堂、藏經閣、鐘鼓樓皆可觀。攜領稚童佛前長跪,所祈何願、所禱何人?父子倆相視一笑,各守機密。箇中乾坤,留待猴年馬月啟封對證了。

法堂後山,有殿宇興建中。殿外百米遙山坡,榛莽已除,地已平整,看將增建亭臺樓榭。恍惚間,竟冥想山中借居,得佛祖加持,潤我鈍筆,盡快提高文字表達水平。

山頂佇立,望長空寥廓,群山起伏,松竹一色。陣陣天風拂面,頓覺神清氣爽。下山,時有“覺”、“心”、“禪”石刻映入眼簾,又聞水聲嘩嘩作響。在無量壽閣和“自在巖”迂迴處,不少遊客掬水淨手。我不嬌貴,掬水入口,只覺清涼甘甜。

道旁李苦,道旁竹子更淒慘。在一根斑竹身上,袁俊、方明、吳良、梓帆、李彥、廣晞諸大德留下愛的宣言或“到此一遊”墨寶。不禁惘然:眾生情愛萬噸千擔,豈纖弱一竿能擔承?竹身娟秀,刻之何忍?諸君既已枕前發願,何須刀下再添疤痕?

人到中年,寫作自遣,隨想隨寫,不拘章法,不怕貽笑方家。金台寺之行,喜憂相生互滲。歎人生如寄,禪在深山在心中等無底談資,似不必也不宜探究。正如無意問禪金台,目之所及履之所至,卻分明深陷滾滾禪道。

唉。

劉景松

2020-11-08 劉景松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81026.html 1 (隨筆)金台問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