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商教育還是心靈雞湯?
以《富爸爸窮爸爸》系列叢書與桌遊,獲得全世界矚目的羅勃特清崎先生,再次推出新書:《富爸爸:有錢人為甚麼越來越有錢》,並拋出課題:“到底甚麼才是真的財商教育?”再次引起理財書市的討論。
在這本書裡頭,作者一方面重申了自一九九七年出版《富爸爸窮爸爸》的基礎概念,例如“一定要分清楚資產與負債:資產是幫你賺錢的東西,負債是花錢的東西。”另一方面,作者更進一步把視角延伸到新的課題:債務與稅賦。
他用高調的語氣疾呼:“永遠要記得:真正的財商教育是着重於負債、稅賦、以及幻影現金流……亦即有錢人所獨享的隱形收入。”並且以“債務不像所得必須繳稅”、“資產的折舊能夠用來抵稅”等觀念,再用自身投身不動產交易,不斷累積債務卻又能減免稅賦,而累積達近萬間不動產資產的實例,呼籲大膽舉債投資。
並且,他試着讓這些觀念的釐清,上升到一種“這才是正確道路”的呼籲。當他說明政府讓投資者的稅率遠遠低於受僱者或自僱者,並非是討論這公平正義與否,而是直稱“這是一種獎勵制度”,政府讓投資能享有低稅負,正是因為其創造了更大的價值,毫無偏誤。而他所否定的“努力求學”、“勤儉致富”模式,更讓他的言論有別於傳統理財書籍的“新教徒倫理”,而獲得了更多的民粹偏愛。
儘管,有時他似乎也認知到,政府的政策有利於有錢人,使有錢人更有錢、窮人更窮,這也可能單純是因為“誰手上握有黃金,誰就有資格制定法則”。但這並非他關注的重點,而比較像是既定的事實。重點是“要變成有錢人”,而不是去思索那些社會現象是否該改變、規則是否不公的課題。
甚至,對他來說重點也不在於經濟客觀上是如何運行。例如,書中在多次以美國道瓊指數一百二十年來變化的圖表,用以指出目前美國股市顯然過熱,並歸結於這正是美國自一九七○年以來放棄金本位、大幅擴充印製發行鈔票的結果;於是作者論斷,不論是儲蓄或是投資股市等中產階級理財方式,最終都將遭遇財“傷”,並非掌握真正的財商。的確,近來美國經濟過熱,很可能孕育了下一波的危機。但只要稍微了解經濟原理即會了解,這熱潮並非是基於美國“印製鈔票”使然。世界上的確有國家因大量印製鈔票而惡性通膨,但卻無法因為印製鈔票而讓股市始終奔馳。相反地,惡性通膨會導致利率高升與投資怯步,單把美股高漲歸因於“印製鈔票”,反而是沒有洞悉泡沫式經濟發展的邏輯。
顯然,經濟運作的分析,並非作者最在乎的課題,甚至有關“如何透過不動產理財”、“如何投資股市致富”等技術問題,也不是本書的重點。相對地,作者拋出的是一種“理解世界的方式”,一種“框架”,一種“意識形態”。
有意思的問題是,為何此書的作者和讀者似乎都不傾向把重心放在其經濟理論的正確與否、成長所犧牲的代價為何、或是收益技術的辯論,反而只是一再對這些“心法”的喊話與擁抱上?我能夠理解的答案是,因為“賺大錢”、“發大財”已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心靈雞湯,而其究竟如何不可能、造成的代價為何,一概不是討論重點;也唯有如此,人們才能前仆後繼地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下去。“有錢人為甚麼越來越有錢?”其實並非真正的問題,重點是,要成為“有錢人”的命定邏輯,牽引着讀者,如同信仰般引領人持續向前。
林柏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