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種種
“巨石貨車攔路有內情?”新聞題目如是寫。局外人不知,不談也罷。但“路”的種種不妨說說。《易 · 說卦傳》:“艮為山、為徑路、為小石、為門闕……”說的是艮卦是山,山上有小徑,多碎石,門樓高高在上,形似山。易言之,小徑也是路。該卦在於說明:山雖高,也有路可行。魯迅《吶喊 · 故鄉》:“其實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見路是由人行出來的。正因如此,路就多了,大致來說,有陸路、水路、空路,還有地道(隧道)、半空路(架空列車),再分下去有幽徑。梅堯臣《魯山山行》:“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有長路。蘇軾《浣溪沙》:“酒困路長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如果說“幽徑”是小路,那麼《晏子春秋 · 問下》:“異日,君過於康莊,聞甯戚歌,止車而聽之。”則康莊者,四通八達之大道也。與康莊相反的是蠶叢路。李白《送友人入蜀》:“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回到我們日常生活中,路亦多矣。就以“窿路”來說,多不勝數。如“乜水真係多窿路”,形容某人交遊廣闊,紅黃黑白各方都打好關係。凡係多“窿路”者,必有“後路”。或問:“窿路多有何用?”一言蔽之,這是“米路”。當“米路”出了問題,於是走向“後路”,那條路稱之曰“曱甴路”。至於“曱甴路”是否一條“黑路”,或是“陰司路”,則各安天命矣。
還有一條“瓦坑路”,指的是屋頂。或問:“上瓦坑焉有路?”其實俗俚說的是“狗上瓦坑”,歇後語是“有條路”。說的是狗,指的是人。“有條路”簡說是“有路”。這路是暗路、曖昧之路,行的是陰私或蹺蹊之事。瓦坑雖小,而“風景”不殊,五光十“色”“情”無限,當然也包括“米路”以至一切不可告人的“窿路”。
魯迅說得對,路是人走出來的。可以確證,所謂“狗上瓦坑”,所指的“狗”,其實喻人。且捫心自問:是否“有路”?但這是私隱,說不得。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