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的線上演出《安娜與蘇珊》
上星期五晚,在線上看了窮劇場和足跡聯合製作的《安娜與蘇珊》。雖然演出是錄影播放,但在線上購票後,也不是隨時可看,而是依照到劇場看戲的習慣,準時在八點鐘開場,分野了網上沒時限看電影的形式,令“約定”感加強。在等待開場時,突然發現這是個歷史性時刻。在疫情嚴峻、劇院關門時,有些劇團曾拿出舊作品的錄影在線上播放,例如《二月廿九》、《月光草莓族之八十後的生病與生存》等,但它們在拍攝時,只是記錄性質居多,沒有為線上播放而構思如何去拍。近來,亦有劇團在讀劇演出時,以直播進行,但形式也是和上述雷同。現在大家都討論着劇場將來的變化,如何拓展觀眾層、如何打破地域界限時,《安娜與蘇珊》的製作更受關注,它探索的形式,亦是澳門的首次。外邀導演是馬來西亞的高俊耀,特別找了拍攝電影《見光》的澳門導演周鉅宏,在台灣做錄像剪輯,兩人一邊討論鏡頭的運用,一邊隔空遙控澳門的攝錄師。整個作品的製作十分認真,它不像常見的以記錄形式拍攝的劇場演出,又不是完全視覺化,也不是主流電視劇的拍法。看到的作品有劇場味道,亦有非劇場的鏡頭切割和角度,例如在床下偷影、俯瞰的角度等等。它的形式運作,甚至轉移了我看戲的焦點。有趣的地方很多,疑問也更多,劇場是時間與空間的對比藝術,當演出隔了一塊熒光幕,演出的力量似乎變得怪怪的,力度、語速、視線都看得不太通順。不過,這些問題都只是次要,重要的是這次展示,呈現了可能性,亦凸顯了困難,為後來者開了新路。
前星期戲劇農莊的Theatresport勁爆劇場大比拼,亦首次用了直播進行。這活動已辦了十多年,講求的是演員在舞台上即時的反應和合作,跟觀眾有很多的互動。是次直播不單止增大了觀眾層,更加上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Theatresport發展,澳門均助力不小,在當地擁有不少的支持者,他們均透過網上互動,把心聲即時投影在現場,製造了不錯的跨地域氣氛。
怎樣利用線上去推動劇場表演,相信會是這兩三年的持續話題和實驗了。
晴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