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邊新聞
新聞紙報道新聞,品類繁多,而其中一種曰“花邊新聞”。花邊是印刷用語,是文字圖畫的花紋邊框。魯迅《花邊文學 · 序》:“那立意非常巧妙:一,因為這類短評,在報上登出來的時候往往圍繞一圈花邊以示重要。”據我的理解,花邊新聞無非引人眼球,特別是“八卦新聞”之類,縱使没有圍繞花邊,也列入“花邊新聞”。
據觀察者網消息,比利時前國王首見私生女。這消息轉刋於新聞紙,但新聞紙只有圖與文,没有花邊,不過圖是彩圖,其吸睛效果更勝花邊。
無論是生子抑或生女,稱之曰“私生”,用市井語言說是“搞出人命”。本來“經手人”應是敢作敢為,承擔責任,然而不少是“牙籤大少”,始亂終棄,骨肉不肯相認,製造了不少人間悲劇。難怪有些父子對罵,父說:“早知生嚿叉燒好過生你。”子回敬曰:“你豈是想生我,不外想過癮而已。”旁人看來,這樣的兒子是不孝,但很少人會追究“不孝”的原因。
春秋末期,公元前五四五年的鄧析,他寫過一篇題為《無厚》的文章:“天於人無厚也,君於民無厚也,父於子無厚也,兄於弟無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厲之氣,全夭折之人,使為善之民必壽,此於民無厚也。凡民有穿窬為盜者,有詐偽相迷者,此皆生於不足,起於貧窮,而君必執法誅之,此於民無厚也。堯舜位為天子,而丹朱商均為布衣,此於子無厚也。周公誅管蔡,此於弟無厚也。推此言之,何厚之有?”
鄧析說的似是“歪理”,卻是實情。他站在人民一邊分析問題,百姓中出現盜竊、詐騙現象,是因為生於不足、起於貧窮,一切都是社會問題。統治者應該着眼解決他們生活上的不足、貧困,並不能動輒誅殺。鄧析的名言是:“夫負重者患途遠,據貴者憂民離。負重途遠者,身疲而無功;在上離民者,雖勞而不治。故智者量途而後負,明君視民而出政。”
話說比國前國王首見私生女,這女兒已是五十二歲了。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