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全幣種信用卡
2020年10月28日
第C08版:蓮花廣場
澳門虛擬圖書館

社團泛濫的“內捲化”隱憂

社團泛濫的“內捲化”隱憂

澳門作為“社團社會”,社團在政治、文化、社會生活,乃至經濟發展等諸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不少社團具有較強的動員、籌款、組織能力,正正是社會活力的體現。

印務局網頁資料顯示,刊登政府公報的社團至今年十月已經超過一萬個。結社自由,不應設限;但在微型社會體量中,冒出如此大量的社團,是喜是憂?

對社團的各種功能和作用,很多學者都作了深刻剖析,此文不再贅述,筆者將從“內捲化”的視角來討論社團泛濫的隱憂。

“內捲化”(involution)這個概念頗為複雜。北京大學教授劉世定和邱澤奇在二○○四年五期《社會學研究》發表《“內捲化”概念辨析》。依照二人的闡釋,“內捲化”的基本含義是指系統在外部擴張條件受到嚴格限定的條件下,內部不斷精細化和複雜化的過程。

“內捲化”作為一種現象,最早是美國人類學家亞歷山大 · 戈登威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從藝術角度提出的。譬如我們有時見到的名繡織品,手工精緻、針法細密、圖案嚴謹、色彩秀麗。初看之時,花紋繁複、層次細微;細看之下,見了門道,不禁恍然大悟:複雜倒是複雜,只是單調的複雜;精細倒是精細,只是重複的精細。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複雜,其實都是幾個花樣的重複,落入固定模式的窠臼。這或許就是技藝與藝術的分野。

一九六三年,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柯利弗德 · 格爾茨(Clifford Geertz)出版《農業的內捲化:印尼生態變遷的過程》。格爾茨發現,隨着爪哇島人口增長,只有靠精耕細作才能吃上飯,人們對土地的使用、租佃關係,以及合作性的勞動力安排日益錯綜複雜,他所理解的“內捲化”是指某文化達到一種形態後,無法自我穩定,也無法轉變為新的形態,只能使自己在內部更加複雜化。

隨後,學者們不斷豐富“內捲化”的內涵,它又被理解成一個社會體系、一種制度或文化模式在一定歷史時期中在同一個層面上內耗、內纏、自我維繫和自我複製,無法真正突破。有人認為“內捲化”是自然衰變,也有人視之為慢性自殺。

“內捲化”的要義不在於有無競爭,而是“向內演化”。“內捲化”是一種無聲的悲哀,它耗盡了社會活力,而陷入其中不能自拔的人們常常毫不自覺,甚至樂在其中。

因此,有識之士時常奔走疾呼倡導自我改革,而爭取有利的外部條件,是突破“內捲化”的關鍵。我們正在經歷的“改革開放”就是實證。

“改革開放”為甚麼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因為處理好了“改革”與“開放”的關係,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改革”和“開放”相輔相成。如果離開了“開放”,沒有全民奮鬥令全球化產生的增量資源源源輸入,避免陷入“內捲化”,“改革”最終也走不了多遠。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借助外部力量,激發內在潛能。早期“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償貿易”的“三來一補”,中期的“三資企業”、“世界工廠”,後期的資本、技術、人才的內外雙向流動;到如今“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無不是藉全球化浪潮與世界形勢的變化,衝破“塘水滾塘魚”的困局,達至今天的經濟成就。

深圳四十年的巨變蒙太奇般展現着“改革開放”的縮影。“來了,就是深圳人”,成為“開放”的最佳註腳。二○一九年末,深圳常住人口為1,343.88萬,一九七九年是32.35萬,四十年間深圳常住人口增長41.5倍。深圳應該榮膺“全國最年輕的城市”,並不是因為經濟特區的設立時間,而是由於深圳的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有32.5歲。

創新與包容是深圳精神。反觀澳門小城,包容有餘,創新欠缺,更多的是守舊。“新血”未見起色,“外血”又被排斥。當澳門的造血功能不強時,輸入同血型的血液應是第一選擇,更是救命之舉。一味固步自封,受傷最重的是自身。當然,澳門是個微型社會,福利優渥,“來了,就是澳門人”也不合理,但是社會至少應當提倡“努力,就是澳門人”,讓上進的“外血”看到希望,激發和保有澳門所欠缺的城市活力。

澳門的社團不斷分蘗,數量過萬。印務局將一萬餘個社團分為藝術文化、科學及科技、業主會、體育、法律、教育及青年、基金會、工商及服務、文娛活動、專業、環境保護、宗教、衛生、社會服務、勞工以及其他,共16類,供人查閱。澳門理工學院教授婁勝華根據社團會員與功能兩個特徵指標將其劃分成工商、工會、專業、教育、文化、學術、慈善、社區、鄉族、聯誼、體育、宗教、政治及其他,共14個類別,利於分析。不論如何分類,“社團社會”早已發福臃腫,步履不再矯健。

不斷膨脹的社團數目,對內業餘化、碎片化、微縮化;對外資源耗散、功能重疊、活動繁多,令人擔心“社團社會”陷入“內捲化”的隱憂,不單難以聚力攻堅,更會“向內演化”,愈加守舊,蔚然成風。塘水滾塘魚,虛耗社會效能。不少社團的活動,為搞而搞,如將這些時間和精力,用來學習、沉澱,於人於己都是好事一樁。

新冠疫情對澳門衝擊尤為巨大,讓人驚醒、痛惜過往耽於坐享其成而遺失的變革良機。痛定思痛,猶未晚也。在澳門社會,解決“內捲化”的利器是“變革創新”。實現“變革創新”的基礎條件少不了氛圍開放,社會自信,人們奮發向上,願意學習提升。只有不斷突破、創新和創造,才能不讓那種精緻的、繁複的,看起來特別專業、敬業的“內捲化”狀態(例如澳門的法律體系),困擾我們。要突破“內捲化”,澳門惟有借助外力,真心實意向外尋求深度合作,方能打破困局,虎虎有生氣。

雲 山

2020-10-28 雲 山 1 1 澳门日报 content_78672.html 1 社團泛濫的“內捲化”隱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