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浪 vs 母體
本以油畫為學習專業的鄭文昕近幾年來都以繪畫和裝置相互烘托的方式,企圖探討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人類作為大數據的輸出者和吸引者的生活模式和狀態。二○二○年她以“衝浪”為題,為澳門創作了一套全新的作品。
本次展覽中鄭文昕把其獨有的敏感和清醒,轉化成繪畫、裝置和視像等語言,嘗試和這個現代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的大數據時代展開對話。
互聯網分享協議Gopher的發明者Mark McCahill 是最早提出“上網衝浪”的人。他使用“衝浪”這個詞的原因很有趣。因為他最喜歡的運動是海邊衝浪(windsurfing),所以“衝浪”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容易就想到的詞彙;自然地就拓展到了“上網”這個同樣是在搜索信息的行為上。所以,“衝浪”的重點是在網上尋找有用的消息,不是上網亂打亂撞或打發時間。
至於“信息衝浪者”這個詞,則是出自未來學家Paul Saffo在一九八九年七月的《Personal Computer》雜誌發表的一篇文章,他說:“如果信息是一個即將吞噬我們的巨浪,那麼解決方法就是成為‘信息衝浪者’
——棄海量無效信息而立於浪潮之巔的人。”
與其說這“衝浪”是一個展覽,不如說它更像是藝術家創造出來的虛擬程式世界的“母體”。組成展覽的作品包括:繪畫——藝術家以其特有的曼妙色彩和秀美筆觸表現出人們在海灘休憩的閒適感; 裝置——充滿寓意的網和救生圈,顏色兀突的沙灘; 視像——洶湧的海面伴隨着陣陣令人放鬆的海浪聲……然而當我們進入展場靜心細看, 心中產生的卻可能是一種難以言喻的不協調感——就像我們的日常:在風和日麗的沙灘邊享受日光浴邊透過網路,不動聲色地瀏覽着人生無常或天災人禍,然後啜一口冷飲,悠然地為雙腿多塗一層太陽油。
看看自己,或環顧周遭。芸芸眾生,其中有多少個“信息衝浪者”?如無法抵禦海嘯一樣,我們的生活已經被巨浪般的資訊衝得支離破碎,但大家繼續怡然自得,無法亦不願自拔。
互聯網和人類之間的關係糾纏不休,網絡世界與人們所謂現實生活的界線越來越模糊;究竟誰主誰次,孰真孰假,也是似是而非。無論是抽象的喜怒哀樂、價值觀念,還是具體衣食住行、政經民生都與如海洋般澎湃而浩瀚的“母體”互相作用着;更甚者我們可能只是吃着“母體”反芻物的被投餵者。作為習慣被投餵者的大多數,不知道還有誰可以成為一個如Saffo描繪得那麼完美又堅強的“衝浪者”?
文昕的展覽似乎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的問題:衝浪或隨波逐流?然而在這個“數據不是一切,但一切都將變成數據”的時代中,我們的選擇真的是我們的選擇嗎?還有,我們真的可以為自己作出選擇嗎?
策展人:何仲儀
主辦:弘藝峰創作社
展期:至 31日10月
時間:11:00 ~ 18:00
地點:澳門卑第圍1號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