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藝術
許多家長喜歡送子女到英國留學,然而內行看門道,羅賓遜曾任英國華威大學教授超過二十年,多年來一直堅持己見,直指英國教育政策過於着重讀寫和計算能力,只會埋沒學生天賦。二○○六年,羅賓遜在美國加州為TED主辦的教育會議發表名為“學校如何扼殺創意?”的演講,在西方教育界仿如平地一聲雷,令他一夜成名。這段上載至YouTube的演講,至今已吸引來自一百六十個國家地區,共三億八千萬的點擊次數。
羅賓遜在演講中指出,僵化的教育制度,千人一面的教學模式,再加上求學階段,個人成敗幾乎全繋於學業成績,到頭來只會壓抑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及創造力。相對於數理能力,羅賓遜相信文藝教育更能影響人生長遠的質量。他建議歐美政府及教育界,重新省思教育的原則,從教學模式着手,穩中求進,改革未來的教育制度。
羅賓遜倡導教育“範式轉移”,英美教育界甘之如飴,政府卻棄如敝屣,除了立場有別,無非涉及一個根本問題:為現存教育制度動一個微創手術都難,何況要將其改頭換面。回顧歷史,現代教育制度始於十九世紀,並建基於以下兩個因素:一,將實用科目理所當然視為教育重點。時值歐洲工業革命興起,教育隨社會發展而變成階級工具。當教育添上功利主義色彩,不同年齡的小孩,在同一個教學環境,聽着促進經濟和保障未來就業的主旋律,校方以潛移默化的勸導方式,鼓勵學生重理輕文,而非順應自己的興趣發掘天賦,潛藏的天才被埋沒,教育的目的也隨之失焦。
另一個因素,是過分注重學業成績,會考成敗斷定能否入讀大學,過程中不少擁有“非主流”才華的學生被教育制度遺棄,甚至被社會功利至上之流視為失敗的一群,羅賓遜強調教育界有必要扭轉這種病態現象。他鼓勵家長觀察孩子從小喜歡做的事,着重培養他們的創造力,讓他們盡早發掘自己的天賦。羅賓遜亦身體力行,積極推動學校轉型,跟過千名教師和藝術工作者合作,在英國和威爾斯,成立青少年藝術發展機構Artswork,倡導學校應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探索機會,讓學生發揮潛能,施展一己之長。二○○三年,羅賓遜獲英女王授勳,表揚他在英國教育界的成就。
羅賓遜相信教育是漫長的過程,但由始至終,育人才是教育之根本。兩年前,他推出作品《讓孩子飛:別讓僵化體制扼殺孩子的未來》,在書中點出教育四個目的:第一是經濟發展,父母期望孩子透過教育,將來可以實現財務獨立,維持生計,甚至在職場上出人頭地。然而年輕人亦需與時俱進,留意瞬息萬變的世界,強化自己的社交技巧和能力。第二是文化發展,教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文化價值、歷史和傳統,在全球一體化的大勢之下,為做好世界公民而裝備自己。第三是社會發展,有了宏觀視野,孩子未來會更容易融入人群、關心社區發展,積極參與社會事務。最後是個人發展,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性格、才能和興趣。近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歐盟強調素養教育,提倡以素養(competency)結合知識和技能。與其過度集中討論學科(subject),羅賓遜更着重由學科延伸的訓練和自律(discipline),例如數學、音樂或舞蹈等,除了從中獲取知識和技能,孩子亦可從素養教育的環境下,培養批判思考和群體合作能力,管理好自己的生活,避免自我中心,學習與他人和睦相處,為將來融入社會做好準備。
杜 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