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資 助疫情中經濟轉型
上期提及ESG(環保、社會和管治)基本理念,與傳統商業模式間區別,ESG 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角度,評估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以及其對社會價值觀、社會效益帶來的正面影響。因此,人們常用社會責任投資、綠色金融來指代 ESG的投資理念,如本次疫情期間,就有本地中資金融機構發起以疫情防控為主題的中小企專項社會責任債券,亦是ESG投資的一種。
簡單說,ESG投資是希望金融市場在進行投融資活動時,也可達至完善社會發展質量、提升社會經濟效益、改善氣候環境等目的,當中又以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等發展較為成熟。據Environmental Finance 資料顯示,至一八年,全球已發行ESG 概念債券市場總量約超過 2,000 億美元,當中最大的三個市場分別為歐盟、美國及中國。中國方面,截至一九年就有1.02 萬億人民幣的ESG概念債券發行規模,當中更包括了以扶貧、提升社會生活質量等為目的的債券發行。
疫情令世界各地更關注如何平衡企業經營風險及社會環境發展
事實上,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成為近百年來最嚴重的全球性健康危機,在面對着經濟增長、民生就業等方面帶來陣痛的同時,其對傳統商業模式、消費者行為等也將形成中長期的影響,可以說,疫情及其連帶效應正突顯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性。透過把ESG概念融入企業投資與社會發展中,不單令投資者更重視以包括社會責任、招聘習慣、地區貢獻和對環境關注等標準,去衡量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選擇值得投資的企業;同時亦令政府能夠對企業的發展策略、管理等方面的可持續性商機與風險作出評估及量化,為社會經濟的均衡發展提供有利因素。
隨着世界各地對ESG投資理念的關注持續提升,國內外不少機構組織亦先後設計並發佈了ESG 評估體系及相關指數,如標準普爾就於今年五月宣佈推出“標準普爾全球ESG 分數”(S&P Global ESG Scores),評分對象涵蓋超過7,300 家公司,合共佔全球市場市值的95%;美國納斯達克同期亦推出“ESG 足跡”(ESG Footprint)服務,透過收集全球多個ESG領域權威所提供的數據,結合自家分析工具,幫助投資者追蹤全球1.3 萬間上市企業的ESG表現,以更好地關注這些企業在環境、社會、治理領域的績效與社會貢獻。可以預期,以ESG投資作為發展理念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數十年影響經濟繁榮、金融發展和投資策略的一大重要因素。
為此,筆者認為政府未來或可考慮透過促進以ESG投資為理念的現代化金融發展,在研究發展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證券市場,助力人民幣國際化的同時;經由ESG投資融通社會資本,進一步增加本地的金融資源,提升企業在本澳社會的投資,推動澳門往經濟適度多元的方向轉型發展。
澳門經濟學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 黃遠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