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街和長樓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就讀於嘉諾撒培貞小學。每天從草堆橫街轉入爛鬼樓,經過果欄街轉入鹹魚欄,然後轉入沙欄仔斜巷,經聖安多尼堂,才到達座落在白鴿巢前地的培貞小學。所謂爛鬼樓,原是一座名為“蘭桂樓”的西式建築,因為被火災燒至殘破後才有這個稱呼。此一稱呼後來被用作街名,此處亦成了舊料地攤和古董雜架店的集中地。鹹魚欄即快艇頭街,是名副其實的鹹魚一條街,兩旁盡是些賣鹹魚海味的店舖。
放學後,我喜歡從聖安多尼堂旁邊的一條小路,經大三巴街轉入草堆街回家。那時大三巴街是條石仔路,兩旁有理髮店、洋服店、家私店、酒莊和小食店等,還有崇義學校和聖玫瑰學校。大三巴牌坊兩旁則有些民居,右邊的那幢兩層式的樓房一字兒排開,分別住上很多戶人家。夏天,樓房外的花棚長出很多牽牛花,有藍色的、桃紅色的、紫色的、白色的。星期六放學回家途中,我最愛跑到那兒去看花。
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吃飯,走在大三巴街上,都會聽到收音機播放着祝壽祝婚的點唱,傳來了姚莉唱祝婚曲《喜臨門》的甜美歌聲:“今日良辰美景,花紅柳綠成蔭,風和日暖好天氣,春宵洞房多旖旎。…… ”我隨着她的歌聲,踏着輕快的步子回家了。
花王堂街與大三巴街之間有一排長樓,房子一間連着一間,建在高高的地台上,歷史記載這是以前的“豬仔樓”,裡面有幾間重要的“豬仔館”。所謂“豬仔”,泛指於晚清時,前赴海外工作的華人勞工以至苦力;他們被招工館等中介公司欺騙或詐騙至海外謀生,俗稱為“賣豬仔”。販運、交易“豬仔”的地方名為招工館,俗稱“豬仔館”。
長樓對面有條小巷叫做長樓斜巷,又叫做“邋遢巷”。不久,我發現從爛鬼樓穿過邋遢巷走上大三巴街,是上學的一條捷徑。可是那條小巷的衛生環境就像它的巷名一樣,所以走過這條小巷時,真的要加快腳步了。
劉全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