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卡與消費模式
政府派發一連兩次的消費卡抗疫促消費,對商戶的影響非常正面,但要說實質性幫助,我更希望政府促請澳門通事後提交數據,了解各行業的受惠程度,從而評估效用、了解市場,由此再調整發展政策,配合居民的真實需要。
最近,從身邊人使用消費卡的情況,我便看到不少有趣的地方。比如拿到政府第一期消費卡後,大部分卡都集中在家中負責採購的人身上,就像我媽媽,最終很多消費都去了超市。坦白說,每次三百元的金額,對於每隔幾天就需要採購物資的家庭主婦來說,去超市消費變成必然首選,從消費卡剛推出時各大超市紛紛出招引客乃至政府發佈的數據,便得到印證。當然,不難發現手上消費卡的多少,也會影響用家的消費計劃。
到第二期消費卡的使用期較長、面額也較大,大家終於沒有一窩蜂去超市購物。陸續聽到節儉成性的家中長輩,拿去買衣服、高價水果和小家電等,朋友們也趁暑假跑遍各大酒店,用消費卡在澳“度假”,不論從前多高級的酒店餐廳、還是菜檔,都在為客人刷消費卡,讓我感受到它促進消費的能力。相比第一期消費卡,我覺得第二期在市民習慣用卡後,消費開始更有計劃性,也帶動到市面不同的零售,真正達到了消費卡的核心目的。
綜觀鄰近地區,其實都有推出不同的抗疫方案,如台灣三倍振興券,市民付出一千台幣,政府歸還三倍消費額,同樣希望振興經濟,但金額太細,帶出來的效果極有限。這方面,澳門要歸功於賭權開放以來特區政府庫房的穩健,才能有此條件推出足夠力度(金額)的振興方案,讓商家與消費者都受惠。要不然,若大家手裡只多了那麼一千幾百元,相信也是照樣用來到超市或街市買菜買零食,受惠的商戶就變得非常局限了。
向 南